摘要: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整體經濟水平穩步提升,各行各業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黨和國家高瞻遠矚,指出實體經濟無論何時都將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國有地勘單位作為實體經濟的突出代表,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面臨的投融資風險與危機層出不窮,要求其創新投融資模式,提升模式創新效率,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基于此,本文從國有地勘單位促進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影響國有地勘單位投融資模式創新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指出現階段國有地勘單位創新投融資模式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策略建議,旨在實現國有地勘單位的穩定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
關鍵詞:國有地勘單位;投融資模式;學習型企業氛圍;動態監督與評價機制
一、國有地勘單位促進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一)能夠實現國有地勘單位綜合實力的持續增強
投融資模式創新,實質上是財務會計工作的升級和擴大,在國有地勘單位戰略發展規劃的指導下,促使其在內部開展一次準確、細致的流程校對和工作溝通,在精簡流程、縮減成本的同時,增強部門間、員工間的協同配合能力,統一工作思想,構建良好的內部工作氛圍,從而從根本上增強國有地勘單位的綜合實力。
(二)能夠明確投融資工作未來開展的重點方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國有地勘單位的經營與財務情況,是其制定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而投融資模式的深化創新,有利于清查財務現狀和資源儲備,幫助國有地勘單位把握自身運營管理狀況和行業發展趨勢,識別經濟、行業的發展動向,因時而變、順勢而為、主動求變,優化資金組成結構、升級投融資技術和改進管理模式,明確投融資工作未來開展的重點方向。
(三)能夠促使國有地勘單位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一般而言,國有地勘單位的有些項目總額較大,材料費、人工費、裝備等支出費用高,而投融資模式的創新,能夠從根本上把握資金、各類資源的使用和調配情況,在整體把握資金與資源存量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化、合理化分配,精簡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和資源損失,爭取用更少的成本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推動國有地勘單位經營與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促進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影響國有地勘單位投融資模式創新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健全、科學的創新工作體系
健全、科學的模式創新工作體系,是促進投融資模式高效創新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也是完善國有地勘單位組織管理結構,提升綜合競爭力的必然之選。因此,國有地勘單位促進投融資模式創新要堅持制度先行的理念,深入把握和了解行業、市場發展的最新態勢,從健全創新工作體系,增強其規范性和科學性入手,開展高效、高質的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
(二)團結、強力的創新工作隊伍
國有地勘單位的投融資模式創新,需要團結、強力的創新工作隊伍作為保障。人是構成國有地勘單位競爭力的最基礎單元,只有工作人員思想統一、配合默契,高度認識到投融資模式創新的重要性,為實現國有地勘單位發展目標而不懈努力,才能實現創新效率的全面提高,從根本上促進國有地勘單位的穩定、協調發展。
(三)客觀、公正的動態評價機制
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正面問題、勤于解決問題,是國有地勘單位推動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高效開展的前提。推動構建客觀、公正的動態評價機制,實現對創新計劃制定、創新工作執行、創新結果評價等一系列工作的動態監督,能夠促使國有地勘單位及時發現問題、改正問題,提升運營與發展的綜合效率。
三、國有地勘單位創新投融資模式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少規范、健全的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制度
實務未動,制度先行。在講求科學和效率的經濟新常態下,國有地勘單位謀求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是規范、健全的組織管理制度。而現階段,面對著高速變動的行業、市場現實和層出不窮的內外部風險,國有地勘單位在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制度方面的缺乏,逐漸顯露出弊病:第一,缺少科學、精細的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制度。國有地勘單位現有投融資工作章程的涵蓋范圍較窄,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并未做出詳細解讀,在實際工作中常出現因制度缺乏、操作細節不清晰等情況出現的工作失誤和資源損失;第二,缺少團結、統一的內部工作氛圍。受國有地勘單位的特殊性質影響,其內部工作開展權力較為分散,且容易出現九龍治水、權責不明的情況,集中性較差,在統一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常因權責缺失、彼此制約等情況導致效率低下,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不到位;第三,缺少全面、系統的投融資模式創新機制。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與國有地勘單位的其他職能工作各自為政,尚未建立起有機的工作聯系,不能發揮規模優勢,實現優勢互補,這也是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不到位、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隊伍管理松散
受國有地勘單位的特點影響,其生產與經營管理活動中仍存在著較多的傳統企業管理思想,上行下效的色彩較為濃厚,工作人員對促進投融資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清,導致工作隊伍管理松散,工作執行效率低、效果差,對工作開展不以為意,是當前制約國有地勘單位實現長效性發展的重點問題。而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已經成為決定行業、企業發展上限的關鍵性因素,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隊伍管理的松散會通過低效率的投融資模式創新影響國有地勘單位其他職能工作的開展效率和積極性,不僅會增加運行成本和資源損耗,還可能影響管理層的決策,引發決策失誤,最終導致國有地勘單位在市場運營中受挫,慘遭淘汰。
(三)投融資模式創新實務工作開展的效果較差
一般來說,良好的監管體系和改正模式,是企業發展策略和管理制度得以高效應用的必然保障和根本前提,而國有地勘單位雖然已經在日常經營與管理活動中著力促進投融資模式創新,但受實際情況影響,對投融資模式創新流程和實物操作不熟練、缺少專業投融資模式創新人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開展的整體質量較差、效率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和亟待改善的問題。究其原因,是因為缺少客觀、公正的監督與控制體系,不能發揮投融資模式創新在縮減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中的全部作用。國有地勘單位通過對投融資模式創新工作進行全程監督與控制,能夠及時發現投融資模式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通過制訂有針對性的問題解決策略及時糾錯和彌補,提升投融資模式創新效率和最終效果,促使國有地勘單位在日益多樣化、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機會。
推薦閱讀;地質構造勘探論文發表容易錄用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