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山西冶金》發表的一篇冶金論文,雜志是由山西省冶金工業廳、山西省金屬學會和山西有色金屬學會主辦的面向生產和科研、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技術刊物。國內統一刊號:CN:14-1167/TF;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1152。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我國的冶金行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鋼鐵的產量逐年增加,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鋼鐵大國。改革開放,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體制改革,對冶金行業的產業結構也進行了調整,這在整個冶金自動化發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國目前在冶金自動化技術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和發達國家的冶金自動化技術還存在很大差距,文章將結合我國冶金行業的特點,研究我國冶金行業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展戰略。
關鍵詞:冶金 自動化技術 現狀 發展
我國是世界屈指可數的鋼鐵大國,連續多年世界鋼鐵產量第一,同時剛才的品種和結構變化也快速發展更新,所以,冶金行業自動化技術對冶金越來越重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冶金自動化技術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能沾沾自喜,同發達工業大國相比,我國冶金自動化技術還存在很大差距和問題。我們應該看清自己的問題,制定適合我國冶金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戰略。
1 冶金自動化技術現狀
按照我國目前冶金市場的自動化技術結構來說,按照功能區分可以將冶金自動化分為三個發展層次,它們分別是冶金過程控制系統、生產管理控制系統、企業信息化系統。
1.1 過程控制系統
冶金自動化分為三個層次,其中之一就是過程控制系統。過程控制系統需要由電腦系統進行配置,其功能在電腦控制下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揮。根據有效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冶金的工序可以分別被計算,高爐、轉爐、電爐、連鑄、軋機等都能夠分別顯示數據。實際上,冶金的生產過程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電腦在冶金生產的過程中只是起到了一個數據記錄匯總、數據報表制作和生產過程監控作用。冶金過程本身就非常復雜,目前,冶金行業數據庫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的適應性差,根本無法達到預計的目的,即使有些企業引進外國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也很難再冶金過程控制系統中發揮作用。
1.2 冶金生產管理控制系統
根據有效數據顯示,按照冶金的工程順序,目前我國大部分冶金工程都將冶金生產管理控制系統的電腦配置進行設置。從目前市場上的冶金管理系統功能來說,有兩個管理項目是冶金生產過程中使用最頻繁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的生產管理。在真正的冶金生產過程中必須開展相關的管理并且需要發揮實質作用。隨著我國企業管理的理念不斷發展,冶金行業也和組件認識到管理系統的重要性,并且在冶金的生產順序,生產質量和生產流程方面都采用了管理系統,而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由于技術方面運用不成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下生產管理系統的技術很難實現最大限度發揮,而且管理系統的應用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需要,必須和實際工作相結合。
1.3 信息管理系統
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冶金行業的生產過程也已經邁進了信息化時代,運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已經能夠達到信息化帶動企業發展的目的,冶金技術的信息化發展前景廣闊,在整個行業中收到了很大的重視。每個企業結合自身的發展現狀建立相應的信息網絡,為我國這個冶金行業的信息化都奠定了基礎。企業建立信息化系統項目已經成為企業研究的一個重點課題。目前,很多冶金行業都已經制定了適合本企業發展的信息網絡,找到屬于本企業的發展起點。冶金工程信息自動化是當前冶金行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在改革過程中企業對信息化管理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理解,同時對企業管理的觀念進行了更新。
2 冶金自動化發展趨勢
2.1 過程控制系統的完善
雖然很多企業已經進行了過程系統控制,但是和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相比,我國的冶金控制系統應用并不全面。冶金工程的工作流程已經可以采用比較新型的傳感技術、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據融合以及數據處理技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鍵工藝技術,例如參數閉環控制、產品物流跟蹤、能源的平衡控制以及環境控制和產品質量控制。實現冶金流程在線檢測和監控系統,包括鐵水、鋼水及熔渣成分和溫度檢測和預報,鋼水純凈度檢測和預報,鋼坯和鋼材溫度、尺寸、組織、缺陷等參數檢測和判斷,全線廢氣和煙塵的監測等。
2.2 全面實現信息化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實現鐵—鋼—軋橫向數據集成和相互傳遞,實現管理—計劃—生產—控制縱向信息集成,同時,整合生產實時數據和關系數據庫為數據倉庫,采用數據挖掘技術提供生產管理控制的決策支持。計算機全流程模擬,實現以科學為基礎的設計和制造。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計算力學技術,基于各種冶金模型,進行流程離線仿真和在線集成模擬,生成一個分布式、網絡化、集成的“虛擬工廠”軟件系統環境,通過人機交互和協同計算,模擬鋼鐵工業產品生產全過程。支持生產組織優化、生產流程優化、新生產流程設計和新產品開發優化。企業信息集成到行業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實現信息共享,在有效競爭前提下趨利避害,在企業信息化編碼體系標準化、企業異構數據/信息集成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協作制造企業信息集成,全行業信息網絡建設及宏觀調控信息系統,直至全球行業信息網絡建設及宏觀調控信息系統。
知識管理和商業智能。利用企業信息化積累的海量數據和信息,按照各種不同類型的決策主題分別構造數據倉庫,通過在線分析和數據挖掘,實現有關市場、成本、質量等方面數據、信息、知識的階梯化演化,并將企業常年管理經驗和集體智慧形式化、知識化,為企業持續發展和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各方面創新奠定堅實的核心知識和規律性的認識基礎。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