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塵的危害
隨著我礦開采深度和強度的增大,煤塵的生成量和分散度都將顯著增加,其危害性更為嚴重,嚴重威脅著國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影響著我礦可持續發展。為防治煤塵爆炸的發生,我礦采用各種防塵技術,但都沒有治本。為了對半煤巖、煤巷的煤塵進行治本,根據集團公司要求,在煤巷、半煤巷及回采工作面采用了大口徑煤層注水技術。
煤層注水是在尚未采動的煤體中,利用鉆孔注入水,使水滲透到煤中,且在大口徑煤孔中注滿水,爆破后降低煤塵。
2大直徑錐體鉆頭的研制
1)由于煤層中含有較為堅硬的夾矸并呈不規則分布,所以打眼過程中經常出現斷釬子、崴鉆頭的現象。如何提高其使用壽命,降低頂板支護過程中不必要的材料浪費,成為大直徑錐體鉆頭研制的前提。
2)大鉆頭及鉆桿使用的材料材質既要適合現場鉆眼要求,又要充分考慮其使用壽命,因此在選材制作和現場試驗應用過程中,我們經過反復的設計、研制、使用、改進、改型、再使用、再改進、再改型等一系列的試驗,最終確定采用大直徑錐體鑲鉗硬質合金刀片作為鉆頭,針對該鉆頭我們自已研究制作了釬尾、鉆桿。釬尾主體我們采用成品水式釬尾、采用礦用六棱空心鋼作為鉆桿主體、優質中碳鋼作為鉆頭主體,鉆頭刀片采用硬質合金。風煤鉆或電煤鉆與釬尾的連接、釬尾與鉆桿的連接、鉆桿與鉆頭的連接本著實用、方便、快捷的原則,均采用螺紋連接。
3)設計的技術標準該鉆桿分為鉆頭、桿體、釬尾三部分組成,鉆桿主體主要有兩種規格,分別為24mm×26mm、26mm×28mm,鉆體長度依據孔深需要進行加工。鉆頭總體長度為310mm,采用135mm×135mm×130mm與直徑32mm、長190mm圓鋼經焊接成鉆頭主體,然后對其進行機械加工,前端加工成直徑130mm×高度130mm的錐體,并均布三條凹槽,每個凹槽均焊接合金刀片,同時在后端加工一個直徑為18mm、深260mm的中心孔,并從錐高65mm處的任一位置,向錐體重心均布3個直徑為8mm的導水孔與中心孔相通,尾部采用M20的內絲用于與鉆桿的連接,鉆頭尾部焊接直徑130mm螺旋葉片。
4)加工工藝鉆桿主體主要有兩種規格,分別為24mm×26mm、26mm×28mm,鉆體長度依據孔深需要進行加工。鉆頭總體長度為310mm,采用135mm×135mm×130mm與直徑32mm、長190mm圓鋼經焊接成鉆頭主體,然后對其進行機械加工,前端加工成直徑130mm×高度130mm的錐體,并均布三條凹槽以焊接刀片,同時在后端加工一個直徑為18mm、深260mm的中心孔,并從錐高65mm處的任一位置,向錐體重心均布3個直徑為8mm的導水孔與中心孔相通,尾部采用M20的內絲用于與鉆桿的連接,同時在鉆頭尾部焊接直徑130mm螺旋葉片。
3大直徑錐體鉆頭鉆桿工作原理
1)工作動力:用風煤鉆驅動。
2)操作順序:
(1)完好風煤鉆、水式釬尾、鉆桿、大直徑錐體鉆頭,并依次擰緊。
(2)選好眼位,調整好角度,點開啟動,在鉆頭進入煤體的同時打開水閥,2人扶鉆1人推鉆。
(3)根據現場循環進尺,確定鉆孔的合理深度。
4大鉆頭導孔注水方案制定
1)炮眼及注水大鉆孔布置方式確定,如圖(回采工作面、單位mm):
炮眼為三花眼布置,大鉆孔約每隔6米布置一個。
2)注水方案的制定
回采工作面打眼順序:工作面約6米為一段,每段內先用大鉆頭打注水孔注水后,再打頂底炮眼。
注水方式及次數確定:使用工作面灑水軟管注水,采用自然滲透方式增加煤體含水量。在放炮前每個注水孔至少注水兩次,且保證在爆破前將爆破范圍內的每個注水孔注滿水,并用粘土炮泥將注水孔孔口封實,封泥長度不少于50mm。
掘進工作面鉆孔根據現場在迎頭煤層中間按15度向下傾斜。根據施工循環進尺1.6米,確定鉆孔的深度為1.6米。
迎頭打眼順序:先用大鉆頭打注水孔注水后,再打炮眼。
注水方式及次數確定:使用迎頭灑水軟管注水,采用自然滲透方式增加煤體含水量。在放炮前向注水孔至少注水兩次,且保證在爆破前將注水孔注滿水,并用粘土炮泥將注水孔孔口封實,封泥長度不少于50mm。
5經濟社會效益
1)煤層注水不但濕潤煤體、降低煤塵的生成量,而且改變煤的結構和力學性質,對煤礦安全的許多方面發生影響。
煤層注水能夠破壞煤體內原有的煤-瓦斯體系的平衡,形成煤-瓦斯-水三相體系。經實驗所得,煤層注水后,瓦斯涌出量減少10﹪左右。注水使煤的塑性增加和強度降低后,引起煤層鄰面區內應力的重新分布,煤體變形量增大,支點應力區向煤層深部移動,對防止瓦斯突出有一定的作用。
2)煤層注水降低煤塵30﹪,注水一次相當于使用39個水炮泥。
3)使用大口徑煤層注水降低了煤塵飛揚,沖淡稀薄沼氣和炮煙,隔離局部沼氣積聚,都具有較好的效果,是預防沼氣、煤塵爆炸事故,實現爆破安全的一項重要安全措施,已在半煤巖巷、全煤巷和回采工作面全面推廣使用。
小編推薦優秀冶金期刊 《山西冶金》省級期刊投稿論文發表
《山西冶金》雜志是由山西省冶金工業廳、山西省金屬學會和山西有色金屬學會主辦的面向生產和科研、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技術刊物。國內統一刊號:CN:14-1167/TF;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115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