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多媒體網絡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重點討論了多媒體網絡技術在語文教學實踐環節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網路技術
1引言
目前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以其直 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立體化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 和學生的青睞。要想運用好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化的教學 手段,關鍵是要通過多媒體網絡設計和制作出符合教學要求的 多媒體網絡課件和教學應用環境。多媒體技術不是各種信息媒 體的簡單復合,它是一種把文本(Text)、圖形(Graphics)、圖 像(Images)、動畫(Animation)和聲音(Sound)等形式的信 息結合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能支持完 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語文 學習水平存在著模糊性問題,或者說很難按照一個線性序列確 定學生處于哪一個層次上。但在現實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 依然以年級劃界進行同一知識層次的學習.
事實上,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經使讀、寫都發生了 巨大的變化,閱讀方式將由過去的線性方式向非線性的網絡化 方式轉變。這就改變了過去一般要按作者規定的次序讀一本書 或一篇文章的狀態,讀者能夠自主決定閱讀的內容,利用鏈接 隨時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從而形成了一種網絡式的閱 讀結構。這種變化將對人類的思維習慣產生深遠的影響.
2作用分析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構建網絡化 教材,通過模糊知識的層次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 自主決定他的學習方向。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而教師也由 學習內容的傳播者變成學生的學習導師、合作伙伴和學習顧問.
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學習方向、判斷信息、篩 選信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甚至可以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習內 容、豐富課程本身的內容。這些實際上都是一個學習化社會對 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如果按照這種方式構建新的語文課程體 系,將使語文教育發生根本性的變革?;谝陨纤伎迹远嗝?體網絡技術為基礎,建設網絡化教材,創建包括開放性的學習 資源庫,形成良好的協作交流功能的學習環境,用多媒體網絡 技術整合語文課程的實踐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3實踐環節分析
實踐探索中主要的是進行網站建設。語文教學網站建設 要方便對網站內容的隨時更新,并可使所有的學生能進行實 時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實現協作與交流。網站中應包括課文 參考資料和語文論壇兩部分。語文參考資料包括課文分析、 相關圖片及音頻視頻資料、相關文章、同步練習等,供學生 自由選擇瀏覽;語文論壇中每個學生都可注冊為用戶,可發 表文章,進行討論,并有用戶等級功能,學生發表一定數量 的文章可以上升一個等級,以起到激勵作用.
3.1激發學習動機
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刺激了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了學生學 習的興趣,而且這樣的學習環境可以使每個學生得到及時的反 饋,網站內用戶等級的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學生學 習的真正持續動力來自內在的、自發的學習動機,而不是外在 的教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的表現 欲望被激發并得到滿足,而學習內容所自然形成的評價標準使 學生只有在深人學習后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出色的表現.
3.2促進思維活動
這種實時的交流方式使每個人都處在一種交流的過程中, 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在交流中迸發了思維的 火花,還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進行深人的思考。而在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授課中存在為了完成教學進度而過于急 迫地把答案塞給學生的現象,這樣會導致學生缺少充分的時 間去作深人的思考,尤其是難以真正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習 進度。即使有時課堂活躍,有問有答,但學生那種快速的反 應只是表面思維的活躍,思考缺乏深度,長久以往,學生將 失去積極的思考能力.
3.3推動協作交流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處在協作交流的環境中,學生在討 論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共同完成學習過程。交流是 語言學習的催化劑,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可能有 一些機會,但學生之間的交流卻難以充分地進行,而在網絡 教學方式下,交流是基本方式.
4結語
多媒體網絡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 研究和實踐。同時,對軟硬件設備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教師, 應充分關注對教學過程的研究,探索如何應用教育技術構建新 的教學模式,將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效應用于現代教育之中。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