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是學術類科技期刊,由云南大學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主辦。本刊是學術類科技期刊,著重刊登國內外地理環境研究的理論、方法與成果。自創刊以來,不少學界泰斗為本刊惠賜力作,許多學壇新秀由本刊脫穎而出。專家學者和廣大讀者給予了高度贊譽。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辟有:地理環境探索、區域環境展顧、人地關系研究、國土開發整治、資源開發論證、山區開發建設、流域規劃研究、山地災害防治、環境保護建設等欄目。可供各級決策管理部門、從事地理環境工作的業務部門、科研及教學單位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及其他有興趣者閱讀參考。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獲獎情況:
獲獎情況:云南省優秀科技期刊內容質量獎,云南省優秀科技期刊內容編輯質量獎,《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收錄情況:
本刊由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1-7852,CN:53-1079/P,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學府路20號,郵政編碼:650223。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極地研究雜志地理研究雜志人天科學研究雜志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雜志數學研究雜志科普研究雜志科技管理研究雜志動物學研究雜志天文研究與技術雜志高等數學研究雜志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需附300字左右摘要及英文Abstract。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扼要說明全文核心內容,不要寫成內容簡介或評論;以第三人稱過去時來寫,不要出現“本文”、“作者認為”等字眼。
2.關鍵詞選3-6個,并盡量采用《漢語主題詞表》中所列詞匯,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以及文章題名中人名、地名也可作關鍵詞標出。不要使用“研究”、“調查”一類詞語。
3.對文章的第一作者按以下順序列出簡介,標明在首頁腳注。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職務,學歷,學位,研究方向,主要成就。
4.文末參考文獻只列文中引用的公開發表文獻,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出,并在正文中
出現處以方括號右上角標注序號,著錄格式為:
期刊:作者(列前三位,第四位才用“等”).篇名.刊名,出版年,卷(黑體)(期):頁次.
專著:作者(列前三位,第四位才用“等”).書名.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文集:作者(列前三位,第四位才用“等”).篇名.見:編著者(列前三位,第四位才用“等”).書名.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報紙:作者(列前三位,第四位才用“等”).篇名.報名,年-月-日(版面).
5.文中的表格請制成標準“三線表”,并冠以中英文對照的恰當的表名。
6.插圖請用計算機制圖,并請提交高分辨率的電子版。
7.全文(含正文及以上全部內容)篇幅請控制在8000字以內。
8.作者稿件一經本刊錄用,將同時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視為同意將文章編入以上數據庫。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澄江動物群洪家沖剖面沉積環境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在新疆兵團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中的應用中國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研究進展農村勞動力流失對農地利用的影響淺析——基于對重慶市九龍坡區的調查城市邊緣區農用地轉換特征遙感監測及其驅動因素分析——以南寧市西鄉塘片區為例基于遙感技術的廣州市熱島效應分析基于GIS的城市影響腹地劃分研究——以長三角為例衛星遙感資料在云南大霧監測中的應用ArcViewGIS空間分析方法的研究——以銀行選址為例自然保護區社區共管中的社區合作問題初探2005年中國流動人口的空間分布及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9+2”背景下長株潭城市群產業的選擇和創新從動態比較優勢理論協調江蘇省區域發展2007年1號孟灣風暴及經向環境風場分析紅河州2006年冬春連旱的氣候環境診斷分析孟加拉灣風暴影響曲靖初夏降水的特征分析2007年紅河州一次典型兩高輻合區強降水過程分析2007年7月22至8月3日曲靖連續性強降水過程分析孟加拉灣風暴造成紅河州一次強降水的診斷分析云南文山2007年初夏第一場透雨的診斷分析紅河州低緯高原降水分布特征分析《云南地理環境研究》稿約簡則廣西平果城區近50年氣候變化分析興義市近30年氣溫變化分析蒙自霾天氣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rkx_1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