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雜志
中國廣播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廣播》雜志是中央電臺研究室1993年7月創辦的專門研究廣播業務的期刊,全國公開發行。從1993年7月發行到如今,在全國公開發行的新聞業務雜志中,仍是唯一一本專門研究廣播的綜合性專業期刊。2000年,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優秀學術期刊,2001年,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入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2001年3月,根據臺人事中心文件,《中國廣播》雜志社成為總編室直屬機構,不再屬于研究室管理。伴隨中國廣播改革向縱深拓展,2001年至2005年,《中國廣播》雜志迎來逐漸走向成熟和快速發展的嶄新階段。從2001年第1期開始,《中國廣播》雜志改為國際流行的大16開本,彩封、廣告頁及內文紙全都采用較高級的進口紙張,版式設計圖文并茂,并選用最先進的蘋果機制作,同時為滿足讀者和作者的需求,由48頁擴版為56頁。2002年7月,又擴版至64頁。2005年第1期開始,擴版為80頁。《中國廣播》雜志每年都對封面進行調整、設計,增加了彩色插頁和廣告頁,以圖片傳遞新聞信息,裝訂也由騎馬訂改為平面膠訂。
中國廣播雜志辦刊宗旨:
《中國廣播》雜志辦刊主旨:立足廣播,面向廣播,展現廣播,服務廣播;辦刊理念:引領廣播發展宏觀、戰略、前瞻性思維,關注國內外廣播改革、發展的新實踐,探討新理論,堅持用思想性、實踐性、理論性相結合的義理詮釋、解讀國內外廣播文化的內涵。
中國廣播雜志期刊榮譽:
《中國廣播》雜志《熱點聚集》欄目獲2002年第二屆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學術期刊優秀欄目一等獎;《特別策劃》中的《與時俱進的中國廣播》獲2003年第二屆全國新聞專業期刊優秀欄目一等獎;《媒體的位移》、《試論新聞報摘的可聽性》、《試論節目主持人的角色沖突》、《廣播新聞頻率改革呼喚“主持人中心制”》、《劃向海洋中的船——少兒節目“溝通無極限”》等文章分別獲中國新聞獎和全國廣播電視優秀播音與主持論文評選一、二、三等獎。
中國廣播雜志欄目設置:
《中國廣播》雜志不斷改版和擴版,欄目也根據廣播實踐的發展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專論》、《熱點聚焦》、《臺長論壇》、《改革透視》、《佳作賞析》等老欄目,在讀者群中已經形成品牌效應,《特別策劃》、《名人與廣播》、《產業運作》、《主持人亮相》、《新欄目資訊》等新開辟的欄目在讀者群中也產生了越來越好的影響。
中國廣播雜志社相關期刊- 中國記者雜志中國編輯雜志中國報業雜志中國出版雜志中國名城雜志中國文化研究雜志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雜志中國攝影家雜志中國圖書館學報雜志中國俄語教學雜志中國廣播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中國廣播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把握導向,理清思路,促進多民族地區廣播繁榮發展沒帶地圖的旅行——感思中國廣播改革30年行者踐平淡中的激情對接——從《新鮮早世界》與聽眾的真情互動談對廣播個性化服務的探索把握廣播規律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品牌定位:類型化廣播成功的關鍵——類型化廣播與品牌定位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城市電臺發展協作會在昆明舉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對靈魂深度的探尋——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系列報道《穿越三北風沙源》追求“舉重若輕”的創作境界——廣播新聞專題《給黑土地搬家留萬頃良田》創作談給黑土搬家,留萬頃良田——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設表土剝離、再造耕地紀實以聯合的優勢鑄就廣播的強勢——訪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總編輯、廣東電臺臺長白玲論省級電臺發展的空間如何報道新世紀的科學盛典——關于上海世博會“媒介儀式”的思考對世博報道的三點思考試論“三善”媒體的時代背景和基本內涵《2009廣播比較研究》出版學會在輿論開放時代執政——兼論媒體在突發公共事件與危機管理中的作用信息公開制度建設任重而道遠中央電臺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正版手機電視節目版權集成運營平臺監督貼近管理的科學意義大愛擎玉樹馳援有央廣——王求臺長談中央電臺玉樹抗震救災部署與報道玉樹,廣播的行動中國之聲——中央媒體的風范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fws_1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