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雜志
中國文化遺產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文化遺產》雜志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主辦。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中國文化遺產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2-7819,CN:11-5191/G2,郵發代號:80-255,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郵編:100007。
中國文化遺產雜志社相關期刊- 中華遺產雜志中國地名雜志中國美術雜志中國陶藝家雜志中國藝術雜志中國油畫雜志中國書畫雜志中國京劇雜志中國戲劇雜志中國外語雜志中國文化遺產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中國文化遺產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范欽與江南第一閣天一閣的典藏華章天一閣文物的捐贈書籍東漸——寧波“中日海上書籍之路”的傳播與交流四庫七閣:皇家藏書的典范中國的藏書文化與私家藏書樓一座古代城市倉儲的前世今生——寧波元代永豐庫遺址保護記慶元后坑廊橋一座小橋的國際大獎世界遺產名錄新成員: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古運河郵政史的見證——高郵盂城驛古蜀秘寶三星堆博物館館藏珍品讓城市守護歷史讓歷史守望未來大遺址保護與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十座城市的大遺址保護實踐寧波近代石庫門建筑武漢抗戰遺存“保衛大武漢”的見證大遼祖陵探秘最后的南京老城南姜寨遺址發掘回望閩臺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園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特拉維索文化遺產印象資訊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zfws_1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