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學報雜志
昆蟲學報雜志基礎信息:
長期以來,國內一些重要的昆蟲學成果,例如東亞飛蝗發生和綜合防治的生理、生態機理,稻褐飛虱遷飛規律,及赤眼蜂人工飼料和人工繁育等,都是通過本刊首先報導,受到國內外的極大關注和引用,在科學和生產實踐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和作用。國內昆蟲學各研究領域著名的學者先后擔任了本刊主編和編委,2002年以來還增選了國外知名昆蟲學家擔任國際編委。
昆蟲學報雜志辦刊宗旨:
傳播報道昆蟲學研究最新成果和動態,推動國內外昆蟲學界學術交流,發展我國的昆蟲學事業,為國家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昆蟲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綜述、簡報。
昆蟲學報雜志收錄情況:
《昆蟲學報》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昆蟲學會共同主辦的昆蟲學學術刊物,1950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為雙月刊。本刊為全國核心期刊,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二等獎,2001年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百刊物,曾被SCI收錄,現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美國《生物學文摘》(BA)、美國《昆蟲學文摘》(EA)、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英國CAB文摘數據庫和德國的“ISPI Pest Directory Database”等國內外重要文摘和數據庫收錄。
昆蟲學報雜志訂閱方式:
ISSN:0454-6296,CN:11-1832/Q,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郵政編碼:100101。
昆蟲學報雜志社相關期刊- 昆蟲分類學報雜志菌物學報雜志激光生物學報雜志古生物學報雜志古脊椎動物學報雜志分子細胞生物學報雜志動物分類學報雜志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雜志物理學報雜志聲學學報雜志昆蟲學報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字
來稿用5號宋體字、A4紙隔行打印。正文前用中文和英文分別給出:題目、作者姓名、署名單位、所在城市和郵編,摘要,5~8個關鍵詞。英文稿件用附頁以中文給出上述信息。首頁腳注給出資助項目的名稱和編號及第一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地址)。按國家標準正確使用計量單位、漢語簡化字和標點符號。縮略詞首次出現時必須給出相應的中文和英文全稱。文稿標題中不宜用縮略詞,請使用全稱。摘要中亦盡可能不用縮寫詞。外國人名一律用原名,不譯成中文。外文字母和符號請注明文種、大小寫和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區別要明顯。源自中文的人名和地名在譯成英文時,采用漢語拼音。表題、圖題及表圖中注字均需有英文對照。生物科級以下名稱首次出現時應注明拉丁學名。
2、表格、插圖和照片
表格要求采用“三線表”。文中插圖請用繪圖紙黑墨繪制或使用高質量的激光打印樣圖,要求線條清晰、均勻。圖幅寬度:8cm以內(半欄)或14~16cm(通欄)。圖線粗細:坐標線、指引線用細線,線寬約0.13~0.25mm,函數曲線用粗線,線寬約0.25~0.5mm。圖字大小:圖中所有字符的字體與字號應一致,均用6號宋體字。每幅圖附清晰的復印件一份。照片請用光面相紙印出,要求層次清晰,反差適中,不污損,無折痕。以比例尺示明圖像實際大小。圖樣和照片應大小適當,以利制版。插圖另紙打印,附在文后。正文中相應處畫一方框標明圖的位置,框下注明圖序、圖題和圖注,圖注文字應精練。
3、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引用應符合國際和國家有關版權規定。正文中引用處應在圓括號內注明原著者姓名和年代,2名作者之間用“和”(中文文獻)或“and”(外文文獻)連接,3名或3名以上作者時只給出第一名作者,后加“等”(中文文獻)或“etal.”(外文文獻),西文著者只給出姓氏即可。
文后參考文獻列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并按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只列正文中引用的且為公開發表的文獻,未正式發表的資料不得列入。中文參考文獻須有英文對照,排列時英文在前,中文在后并置于方括號內。刊物名稱縮寫請參考《昆蟲學文摘》(EA)。格式舉例如下:
〖期刊論文〗
YuXP,ZhengXS,XuHX,LuZX,ChenJM,TaoLY,2002.Astudyonthedispersaloflycosidspider,PiratasubpiraticusbetweenriceandZizaniafields.ActaEntomol.Sin.,45(5):636-640.[俞曉平,鄭許松,徐紅星,呂仲賢,陳建明,陶林勇,2002.擬水狼蛛在水稻與茭白田之間的轉移.昆蟲學報,45(5):636-640]
ShelbyKS,WebbBA,1999.Polydnavirus-mediatedsuppressionofinsectimmunity.J.InsectPhysiol.,45(5):507-514.
〖專著〗
LuHS,1998.MolecularBiologyofInsectViruses.ChinaAgriculturalScientechPress,Beijing.519-524.[呂鴻聲,1998.昆蟲病毒分子生物學.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519-524]
SonenshineDE,1991.BiologyofTicks.Vol.1.OxfordUniversityPress,NewYork.349-356.
〖專著論文〗
YeGY,HuC,ShuQY,1998.Thedevelopmentoftransgenicriceresistanttoinsectpestsanditswiseandsustainableuse.In:ChengJA,ZhouWJeds.AgriculturalDevelopmentandResearchinthe21stCentury.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Press,Beijing.406-414.[葉恭銀,胡萃,舒慶堯,1998.轉基因抗蟲水稻的轉育及其合理持續利用.見:程家安,周偉軍主編.世紀農業發展與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406-414]
WilsonMD,PostRJ,1994.Integrationofmorphometric,cytogeneticandmoleculartechniques:AcasestudyofSimuliumdamnosum.In:HawksworthDLed.TheIdent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estOrganisms.CABInternational,Wallingford.215-224.
4、切勿一稿多投。請登錄《昆蟲學報》網站在線投稿,或通過E-mail將原稿發送至本刊編輯部;同時郵寄打印稿一份,并附第一屬名單位的推薦信,推薦信中需注明“此文稿經審查,無一稿兩投和泄密情況”,否則不予受理;有通訊作者時,須附通訊作者本人的簽字,以示認可;另請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的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和E-mail地址。來稿請掛號投寄本刊編輯部,勿寄給個人。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凡擬刊登之文稿,作者須附函明示是否同意該文版權(含各種介質的版權)轉讓給《昆蟲學報》編輯部。通常在稿件收到后4個月內決定并通知作者是否可用。
5、來稿須符合本稿約要求后方可受理,審改意見由編輯部轉給作者。作者須在收到退修意見單后2個月內將原稿、修改稿、修改說明及稿件電子文件(Word格式)寄回或發送編輯部。逾期者,以新稿處理,重新登記收稿日期;修改內容較多的作同樣處理。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必要的文字刪改,作者若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
6、稿件一般參照收稿日期先后刊登,現平均發表周期小于10個月,英文稿件和涉及重要發現和成果的高質量論文可優先發表。本刊對擬刊用的稿件按規定的標準收取審理費和發表費(國外作者投稿可免)。來稿刊載后,酌致稿酬,并贈送單行本30份。
昆蟲學報雜志社編輯部征稿低溫和光周期對綠盲蝽越冬卵滯育解除和發育歷期的影響亞洲玉米螟體重和體型的地理變異應用微衛星標記分析不同桔小實蠅種群的遺傳多樣性不同寄主植物葉片上蚜蟲的形態適應中國切翅蝗屬分類研究及一新種記述(直翅目:蝗總科:斑腿蝗科)(英文)實蠅科果實蠅屬昆蟲數字圖像自動識別系統的構建和測試轉基因家蠶的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昆蟲圖像分割方法及其應用赤擬谷盜HSP70基因克隆和競爭定量PCR檢測西方蜜蜂表皮蛋白基因apd-like轉錄起始位點的定位及cDNA序列的分析c-fos-like蛋白在尖唇散白蟻繁殖蟻和工蟻性腺中的表達家蠶對濃核病毒中國株(BmDNV-3)抗性及感性品系中腸的差異蛋白質分析七種抑制劑對兩種白蟻谷胱甘肽S-轉移酶活性抑制作用的比較B型煙粉虱和溫室白粉虱在溫度逆境下的生存特性比較熒光物示蹤法測定重復施藥脅迫下食蟲溝瘤蛛的攝食量動態(英文)海切葉蜂的筑巢和訪花行為中國桔小實蠅種群的微衛星多態性分析基于線粒體COⅠ和Cytb基因序列的鋸眼蝶亞科和眼蝶亞科的系統發育分析(鱗翅目:眼蝶科)馬來西亞蚱科及六新種記述(直翅目:蚱總科)(英文)保幼激素合成的研究進展螨類休眠體的發育與治理始紅蝽越冬聚集行為對其能量代謝的影響姜黃素類化合物對朱砂葉螨的生物活性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ykx_1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