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孕婦社區管理策略
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事業的快速發展,醫療保健條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經調查研究發現,在孕婦圍生期管理中,流行人口孕婦管理依舊比較薄弱,針對這種情況,我院于2012年開始對流動人口孕婦實施了綜合性社區管理,所獲效果顯著且良好,現將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所選對象為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到我院實施產前檢查的60例流動人口孕婦,年齡在20-3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6±3.4歲,文化程度:10例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施予綜合性社區管理,如下:
1)到院產檢之前,實施問卷調查,構建健康檔案,經調查,初步評價孕婦。而后在孕周35周以后,對孕婦關于孕產方面的保健知識、行為以及態度等實施調查。
2)常規實施保健檢查,開展相應的專題講座,充分利用多媒體,可借助于角色扮演、參與或者互動等方式實施健康教育,教育內容主要有新生兒護理、孕期保健、產褥期保健、孕期營養、孕期口腔保健、孕期營養、分娩知識、孕產期心理衛生、胎教等。經調查研究以后,對于行為以及認知上存在問題的孕婦實施針對性教育,比如個體督導、營養干預、心理干預以及運動干預等。通過健康教育,指導孕婦在家自我監護方式,要求其于家中應加強監測,如胎動、飲食、體重以及運動等,若孕婦合并孕高征,則應指導其進行自我血壓的監測。
3)定期進行隨訪,囑咐孕婦應定期到院實施產前檢查,若孕婦不方便到院產檢,可采取電話咨詢,若有必要可實施家訪。加強孕婦心理疏導和干預,根據本院情況設心理咨詢熱線,對心理存在問題的孕婦實施心理疏導,且定期開展家庭會談,對孕婦家屬實施心理宣教,獲得家庭支持,緩解和消除孕婦可能產生的負性心理。此外,基于孕婦基本情況的分析,設相應的高危妊娠咨詢門診或者優生優育門診,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做好產后回訪工作。
1.3評價指標
對比分析管理前后孕婦保健知識知曉情況、主動參與健康活動情況以及孕期自我監護情況,以此評價社區綜合性管理措施的實施效果。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構建數據庫,將本次研究數據錄入至該數據庫,通過核對以后實施統計分析用卡方比較檢驗各率,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管理前后孕婦保健知識知曉、主動參與健康活動以及孕期自我監護情況對比,管理后孕婦保健知識知曉率、主動參與健康活動率以及孕期自我監護率明顯比管理前高,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孕期和產期保健中,孕婦保健作為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對于促進孕婦安全分娩以及確保孕婦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為給流動人口孕婦提供個安全且舒適的生育環境,使其安全且順利生產,各級政府和有關醫療機構對于流動人口孕婦管理也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因流動人口孕婦居住地、職業穩定性不是很好,因此在管理上相對比較困難。我院近年來在流動人口孕婦管理中采取社區綜合性管理,經問卷調查了解孕婦基本情況,構建基本檔案,定期實施專題講座,根據孕婦自身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健康教育,同時實施家庭自我監護、定期隨訪、心理疏導干預、提供相應的咨詢服務以及加強產后回訪等。研究結果顯示,管理后,孕婦保健知識知曉率、主動參與健康活動率以及孕期自我監護率明顯提高,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于流動人口孕婦實施社區綜合性管理,可強化孕婦對于保健方面相關知識的認識,使其主動按照醫囑執行,積極參與各種健康活動,提高其自我監護能力。
作者:賈燕 馬嚴 張玥 單位:新疆民航醫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