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網絡文學的傳播研究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展,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媒體形態,通過互聯網、手機等通訊工具,向人們傳播信息,提供服務。而文學借助新媒體平臺,以網絡媒體為基礎媒介,成為一種最具有代表性的電子傳播文學。這種文學與網絡的結合,促使了網絡文學的產生、發展,通過整合傳統文學制度因素逐漸形成新型的文學制度模式。不僅如此,大數據時代的網絡文學在新媒體的推動之下,呈現出硬件技術多樣化、供需規模擴大化、創作運營產業化的發展趨勢。
1新媒體為網絡文學硬件技術多元化提供技術平臺
新媒體的普及為網絡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石,而移動閱讀設備的問世、廣泛使用為網絡文學硬件技術多元化提供技術平臺。目前,網絡文學正向PC、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等多屏終端擴展,特別是3G手機和移動閱讀器推廣,為網絡文學的繁榮帶來了機遇。據CNNIC2010年統計,截至2010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到3.03億人。手機成為網絡文學用戶的第二閱讀設備,使用比例達60.1%。媒體數碼產品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擴大了網絡文學的生存空間。商家專門針對用戶閱讀而設計了電子閱讀器(電子書),越來越多的視聽娛樂設備的功能日益多元化,逐漸成為手機文字愛好者的網民的重要閱讀設備,移動設備的使用比例達到42.6%。從現有市場情況來看,為了滿足用戶對多屏同源、同步閱讀的需求,多數廠商為此紛推出閱讀云服務,可以同一帳在不同終端、不同平臺網絡中無縫切換。
2新媒體為網絡文學提供了傳播渠道
網絡文學的發布為文學原創,網民閱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包括電信運營商閱讀基地、電商電子書刊平臺、門戶讀書頻道、移動閱讀應用等都分布著大量網絡文學內容。新媒體的普及為國內網絡文學提供了廣泛的傳播渠道,使其呈現出閱讀渠道眾多、網絡文學作家群體龐大、作品供給充沛的特點。同時,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龐大,隨著付費閱讀模式大范圍推廣,并逐漸得到網絡文學用戶的認可和接受,整個市場保持旺盛的需求。為提高作品的出品效率,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開始走向團隊專業分工、流水線合作創作作品的路子,網絡文學的創作呈現“工業化”生產的趨勢。
(1)網絡文學傳播渠道眾多,作家群體龐大,作品數量巨大,供給充沛。新媒體作為網民自我表達的途徑,在網民強烈的表達欲望驅使之下,在互聯網這個開放自由的寫作空間中,產生了大量文學作品,網絡寫作逐漸盛行。目前,中國網絡寫手的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一些主要文學網站注冊寫手的數量,口徑不同,數字相差極大。比如,在盛大官網介紹中,包括旗下晉江原創網、起點中文網、榕樹下、紅袖添香網、瀟湘書院、小說閱讀等內有注冊寫手93萬,但其旗下的紅袖添香就號稱有注冊寫手110萬。根據一些主要的文學網站所發布的注冊寫手的數量來看,目前,我國網絡寫手的數量大概在100萬,其中盛大文學包括旗下所有文學網站的寫手就有93萬。但這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還有大量的小型的文學網站無法統計,至于博客就更不計其數了。
(2)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逐漸擴大,付費閱讀意愿逐漸增強,消費能力逐漸提高。截至2010年12月,文學網絡的使用率將近50%,用戶規模達1.95億,比較2009年的數據底增長19.9%,是網絡娛樂類應用中,用戶滲透率唯一增長的應用。2010年,網絡文學商業化運作的快速發展,為調動作者創作熱情,吸引用戶的廣泛參與,文學網站采取增加投資金額、加大宣傳力度、打擊侵權盜版等措施。用戶的閱讀花費中,手機話費支付成主要支付方式,為59.4%。調查顯示,手機作為網絡文學的重要閱讀設備,用戶對其支付功能的使用將進一步擴大。此外,網絡文學用戶還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銀行匯款、固定電話支付等方式支付閱讀費,其用戶比例分別為54.7%、37.2%、15.2%和15.1%。
3新媒體為網絡文學創作運營產業化提供客觀條件
(1)在網絡文學產業化過程中,新媒體提供的運營平臺在產業鏈中占有明顯的主導地位。新媒體提供的平臺主要分三種:一是電信運營商,二是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三是終端廠商。目前,在國內網絡文學市場仍然是渠道為王的情況下,擁有大規模的用戶基礎,就擁有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因而,新媒體平臺強勢地占據主導地位。新媒體平臺在與內容提供商合作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閱讀及相關服務,并與內容提供商進行利潤分成,其對網絡文學內容的聚合能力取決于與上游版權供應商的合作,包括合作模式、供應商管理體系、供應商數量等。目前整體網絡文學市場中,電信運營商的閱讀基地業務是最大的收入口,占據整體市場收入規模的七成以上。其擁有相對龐大的用戶群、充裕的資金、成熟付費通道,以及對手機應用推廣渠道強有力的掌控權。這一些優勢有助于中國電信運營商成為網絡文學產業鏈的領導者。
(2)在網絡文學的銷售上,全版權所有的全媒體銷售體系逐漸成型。在網絡文學的銷售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盛大文學采用的全版權運營。全版權運營是指以版權為核心,在新媒體版權的所有渠道上宣傳、營銷,包括電子閱讀收費、無線閱讀、改編影視、網絡游戲、等多個領域的媒體版權開發。在全版權的營運之下,網絡文學的產業鏈條越來越完整,從網絡媒體開始延伸,已經涵蓋了收費閱讀、廣告、出版、游戲、影視、漫畫、雜志、手機等全媒體領域,網絡文學以不同的媒體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其商業化趨勢明顯,產業鏈不斷延伸,資本增值和利潤效益不斷增長。其戰略運營為,首先取得人氣超高的網絡文學作品全版權,再在網絡媒體上發布,以其改編網游、影視或動漫,一是網絡在線小說因為其開放性、連載性、互動性,更能提前占領網絡市場,減少投資風險;二是可以憑借網絡文學在網絡發布上的人氣,在短時間聚集龐大的消費群體;三是和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內容更新更快,不但受廣大用戶喜愛,而且更容易固定用戶群,這些優勢為網絡文學改編其他新媒體形式,為定位后期宣傳營銷戰略提供了極大方便。此類網絡文學改編影視劇的市場空間很大,據《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調研報告(2010)》的調查,網絡文學用戶中表示會觀看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的比例達79.2%,表示會選擇玩網絡文學改編游戲的也有37.8%。由網絡文學改編而成的網絡游戲有《誅仙》、《鬼吹燈》、《獸血沸騰》、《天元》、《傭兵天下》等,電影為《杜拉拉升職記》、《第一次親密接觸》等,電視劇為《未央•沉浮》、《佳期如夢》、《泡沫之夏》、《來不及說我愛你》等,并獲得較好的口碑。其中,《杜拉拉升職記》成為網絡文學產業的傳奇,實現了從網絡文學創作2000字到產值10億元的收獲。
4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文學發展的現狀和展望
據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收入規模達46.3億元,較2012年環比大幅增長66.7%。預計在2015年,網絡文學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70億元。但是產業尚未形成大規模的盈利,需要通過積累用戶以及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充,形成盈利規模效應,從而促使產業鏈各環節走向大規模盈利狀態。而將來,我國的網絡文學產業化是其必然趨勢。網絡文學產業化在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期之后,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此階段,網絡文學與新媒體平臺將更加緊密地結合,主要參與的新媒體渠道商將掌握核心資源。網絡文化產業會逐步形成“上游開發、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產業鏈條,使自身發展成為全媒體運營的數字圖書資源生產、集成、運營、銷售、服務體系。
作者:趙柯 單位:成都工業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