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農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國家在農村經濟的建設和管理中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農業經濟發展的好壞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農業經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新的課題。
1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現狀
1.1缺乏專業的信息化經濟管理人才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專業的經濟管理知識,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只能做一些信息的收集與發布的簡單工作,對于一些較復雜的統計工作與高級信息的發布還不了解,加上沒有對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導致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沒有提升。
1.2信息網絡技術推廣工作存在不足
信息網絡技術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使用者對經濟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農村的經濟管理中,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在農村的集體經濟與農民專用的合作社以及農村企業的經營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農村信息網絡技術的推廣工作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很多使用者對計算機的操作不夠熟練,在計算機的操作上速度慢,這種現象嚴重制約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農村經濟中的發展。
1.3應用能力弱
在農村地區,人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信息化知識的掌握也少之又少,基本上都不具備信息化的意識,加上農村的很多新生代人員都選擇離開農村,去城市打工,導致農村經濟的發展工作還是要靠老一輩的人員,但老一輩人員在文化水平與接受能力上都比較差,對信息技術不能很好的掌握,使得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促進作用。
1.4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成本高
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管理成本是管理人員最看重的問題,很多農村地區的居民認為運用網絡技術進行經濟管理工作的成本超出了他們的接受范圍。雖然現在農民的收入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他們在對網絡建立和使用方面還是不愿意花費太多。農村地區的居民與城市居民在消費觀念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其認為網絡和電話的資費過高,對建立網絡沒有給予很多關注,而且有些地區的人們確實是沒有能力建設網絡,這種情況就使得居民們不能及時的獲取有效信息。網絡體系的建設通常要有一定的規模,并且在建成后還要進行持續的維護,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2農村經濟管理對信息的需求特點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也不斷的加強,每個行業對于信息的需求都有不同的特點。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由于農村地區的管理機制的不同,導致其在信息的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信息的需求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2.1信息的綜合性
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有:農、林、牧、副、漁等,在運輸、農機、科研、電力、環保等部門之間也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獲取信息的時候要注意信息的綜合性。在整合中要注意信息的關聯性,在獲取相關信息后要進行綜合分析與全面的考慮,要對信息的實際應用價值進行判定,看其是否適用于本地區的經濟管理。
2.2信息的時效性
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對農產品相關信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相關信息的傳遞是各級政府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指導的主要依據,因此,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保證信息的時效性,這就需要利用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技術,它能夠獲取各種行業資訊,省時快捷,能夠保障各種信息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3信息的實用性
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對信息的需求是以非物化的形態展現出來的,農業信息具有社會性質,在農村的經濟管理中有很強的實用性。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許多方面的制約,廣大人民群眾沒有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導致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獲取相關的農業信息時要保證其具有實用性,實用性的信息不但能夠贏得群眾的信任,對群眾的生產生活有促進作用,同時也是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進行有序開展的重要依據,所以農村的經濟管理部門要重視信息化的經濟管理手段。
3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途徑
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要運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來進行,針對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現狀,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發展和完善:
3.1開展信息化培訓工作
在建立農村信息化經濟管理體系的同時,要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在信息化方面的培訓,讓農民能夠更好的使用信息化的網絡管理體系,讓農民充分了解網絡信息技術的優點以及網絡信息技術在生產中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提高農民有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進而更加愿意學習信息化技術。同時,相關的管理部門應該引進更多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充分發揮人才的專業優勢,為農民的培訓以及對農村經濟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做出貢獻。
3.2加強政府的調控作用
政府在農村經濟的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各部門間要進行合理的調配,實現各個部門間的共同發展。政府要把農村的信息化管理作為特色產業進行推廣,在建立農村網絡信息服務中心時要給予資金支持,對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進行有力的調控。農村經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政府進行組織和領導,充分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促進共同發展,為農村經濟的信息化管理領好路、帶好頭。在相關資金的使用上要進行統籌管理,避免資金的浪費,在農村經濟信息建設方面的貸款工作要實施優惠政策,同時要引導社會力量對農村信息化建設工作提供相關的資金支持與幫助。
3.3建立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在農村地區,人們對于網絡的認知度普遍偏低,對網絡信息技術給農業的生產和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沒有過多的了解。政府要在農村建立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讓農民能夠對信息網絡技術了解得更加深入,把信息化給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好處讓農民全面的了解到,使農民能夠重視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產生的經濟效益,讓信息化更好的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
3.4加強各部門的合作
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個部門與專業進行配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建立農村經濟信息交流和共享機制對各部門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中要重視基層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工作,要牢牢掌握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需求,尊重農村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在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強與私企的合作,利用企業在網絡技術方面的優勢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經濟管理體系。
4結語
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農村經濟的管理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其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農村的實際發展狀況,政府在相關的體系建設中要給予大力的支持與配合。農村經濟信息化的管理,不但能夠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效率,還能夠獲得直接的經濟效益,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還要進行不斷的推廣,讓廣大農民能夠更好的了解信息科技的好處,增強農民參與信息化管理的積極性。
作者:林漢 單位:撫松縣沿江鄉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