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螃蟹養殖技術研究
螃蟹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淡水產品,營養豐富,在現代社會中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它是一種節肢動物,從目前我國的養殖分布狀況來看,主要聚集在長江的入海口地區,人工養殖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像苗種的投放、餌料的配置以及后期的放逃工作等,但是,在近些年來,隨著養殖技術的普及創新,這種淡水螃蟹養殖技術逐漸得到了推廣,越來越多的地區作為經濟發展戰略大規模發展起來。
1螃蟹的生活習性及特點分析
1.1生長環境方面
螃蟹一般是居住在較為潮濕的泥岸洞穴中,但也不排除在水中的石塊或水草中。如果是江海湖波,那么它們喜歡生活在水質較為清潔、水草茂盛的區域,如果的池塘的小范圍中則是池底的泥草中。它的生活特點一般是晝伏夜出,它的一個基本技能就是挖穴,同時這也是其防御侵害的一種方式,洞穴的挖掘一般是在較為松軟的土層中。
1.2食物攝取方面
由于其屬于水生生物,它的食物也大多數是從水中獲得,不僅食水草,也會捕食一些腐殖質,也不排除小昆蟲、蠕蟲、小魚小蝦等。但是主要的還是以水草為主,泥沙的食用只起到輔助消化的作用。
2淡水螃蟹養殖需要做好的工作
2.1選擇適宜的池塘條件
好的淡水池塘,要具備干凈的水質,水源較為充足,池水的進水和排水十分便利,池中的土壤為黏土、沙土或是亞沙土,具有很好的通氣性。面積不能太小,水的深度要保持在0.6———1.5m之間,可以塑造幾個高過水面的小土墩,也就是所謂的蟹島,便于其采光,并未其提供挖穴建洞的條件。
2.2保持池水的干凈
如果是新建設的淡水養殖池,在放養螃蟹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藥物消毒,一般常用的是漂白粉,這樣可以使池水干凈衛生,不會給螃蟹帶來過多的危害。首先,要把握好整個池子的規模大小,確定實際的體積,然后根據大小來調配合理的漂白粉,經過加水溶解之后,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全池潑灑,通常情況下,清池之后的5-6d就可以放養了。
2.3培育良好的水池水質
經過上一環節的漂白粉消毒后,待3-4d之后,可以在池塘之內投放大約150kg的有機腐殖質等的肥料,投放幾天后池水的顏色會逐漸的變為青綠色,并且要保持池水的干凈衛生。
2.4種植適宜的水草
上述提到,螃蟹的生長習性離不開水草環境,因此,在淡水池養殖螃蟹就要充分的利用這一習性特點,在池子中種植或投放一些適當的水草,塑造預期自然的生長環境相似的氛圍。在池中種植水草的另一目的就是起到一種分散的作用,讓螃蟹可以分散在池中的不同高度,需要注意的是,水草種植不能過于密集,要留有一定的日照空間。
3淡水螃蟹的養殖技術分析
3.1養殖溫度調節方面
螃蟹在幼苗階段,需要的生長溫度不宜過高,適中即可,一般是在15℃-30℃之間,最佳的溫度是25℃左右。因此,養殖管理人員就要嚴格的控制好養殖大棚內的池水的溫度,保持其始終處于恒定的狀態,水溫過低就要進行增溫。
3.2養殖的密度方面
螃蟹的生長需要有一個充足的空間區域,如果養殖空間過于狹小密集的話,很容易造成水中供養不足,水質下降等的不利現象,因此,就需要嚴格的控制好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從大多數的實際養殖經驗來看,一般每畝大小的淡水池可以放養500———600只螃蟹,這樣的密度是最佳的,可以給螃蟹提供一個充足良好的生長空間。
3.3日常的餌料喂養方面
由于螃蟹的食物來源較為多樣性,因此,對于淡水池的人工養殖來說,在進行事物的喂養時,就可以根據實際采用新鮮的魚類飼料并添加合適量的食鹽,經過高溫燒熟之后去骨攪拌成魚糜,再制作成小團狀顆粒,直接拋灑到水池中進行喂養。螃蟹的幼苗在進入到淡水池子中初期階段,喂養時要控制好時間量,一般是每日3-5次,餌料的不能全部集中一個區域投放,一部分要投放在池邊的淺水區域內,另一部分要拋撒在水生植物較為密集的區域。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后,大約6-10個月后,螃蟹的個體逐漸變大,水池的溫度增高,對于食物的攝入量加大,特別是在其8-10個月時,螃蟹肥育聚黃,自身重要增加,養殖人員就要增加動物性飼料的喂養。需要注意的是,在喂養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水池的溫度、天氣條件以及螃蟹的生長狀況等進行量的適當變化。
3.4做好相應的放逃措施
幼苗期的螃蟹還不具備很強的活動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成長后,它的個體逐漸變大,各方面機能逐漸成熟,活動能力變得更強更活躍,從養殖的長遠角度出發,就需要養殖管理者做好其的放逃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一般常見的有在水池的四周豎桿拉網,但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采用塑料薄膜,或者也可以采用水泥板,限制螃蟹的活動范圍,特別是在下雨的雨天,池中水位上漲,更要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具體的采取何種的放逃方法還要依據于養殖的實際狀況來有針對性的確定。
4總結
隨著人們的飲食習慣的變化,對于海鮮產品的飲食需求逐漸增多,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工養殖海鮮產品大大增加。螃蟹作為常見的一種水生生物,屬于海鮮產品的范疇,對于其的人工淡水養殖技術來說,需要切實的把握其生長環境和習性,有針對性的建造淡水水池,并采取一系列的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其養成率。
作者:陳云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利國農技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6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