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者道德素質研究
1.公共管理者權力價值觀的迷失與公共管理中的道德
1.1公共管理者應該以身作則,為社會樹立榜樣
公共管理者的行為時刻受到公眾的關注,其言行對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管理者要從自身出發,時刻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公眾樹立一個具有崇高理想,遵守道德,自尊自愛,具備各種美德的榜樣。同時,管理者必須學習和掌握政策理論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
1.2公共管理者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公共管理者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掌握所從事職務的知識,技能。專業知識是公共管理者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懂專業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過程中有的放矢,靈活機動,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避免官僚主義。除了這些要求之外,公共管理者也需要一些個性修養,管理者的個性是影響管理工作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必須要謙虛,誠實,心胸開闊和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管理對象,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之處,所以在工作過程中管理者應該謙虛的汲取各方面的意見,加強思想溝通,不能主觀臆斷。不僅如此,對待管理者也要實事求是,以誠相待,心胸開闊不斤斤計較,善于傾聽不同的意見。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須做到服務認真,態度端正工作熱情,在面對各種困難時都能夠冷靜自若,不急不躁。創新是管理的靈魂,一塵不變的管理會讓管理工作失去生機與活力,不管是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管理中都需要創新,管理者的創新會讓管理工作更有效率的進行以及完成。
2.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沖突與公共管理中的道德風險
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沖突是要求公共管理者應該在其位而謀其政,不做越位的事。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公共管理者持有矛盾的觀點:首先,人們認識到公共管理者在國家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他們的管理活動為社會提供了公共產品,體現了公共精神,對此,大家對公共管理者贊譽有加;而當意識形態發生變化,公共管理者的動機和作用卻失去了它本應該擁有的意義,官僚的腐敗,讓人們對公共管理者又存在有偏見。這就好像硬幣的兩面,這也就是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沖突以及管理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公共管理者有著與其他職業不同的特殊性,他們的活動有其政治性,公開性和公共性,而且人們也對公共管理組織的公平,誠實,開放,和責任有著強烈的期望,他們希望公共管理者做的決策可以有利于每一個人,而這一點往往是公共管理者很難做得到的。公共管理者作為公共權利的行駛者,有著自己職業群體的合法既得利益,也存在著不為社會認同的“非合法性”既得利益,所以掌握好自身角色的承擔,理清每個角色的責任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質。每個管理者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身份,承擔不同的角色,因此,處理好每個角色的轉換是每個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硬功夫。如果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管理中的失誤,導致對有關公共管理部門形象的損壞。而很多公共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通常會出現的就是個人利益追求者角色和公共利益維護者角色的沖突和轉換。每個公共管理者都對高薪,升遷,榮譽等有所期待,但是基于對公共利益的需要,這些期望卻不太可能實現,所以當遇到這種抉擇時,從公共管理者的職業操守等角度來看,應以公共利益為大,快速實現這兩個角色的轉化,這也是公共管理的價值所在。在我們的社會中也不乏有很對大公無私的公共人的典型,焦裕祿,孔繁森這些鮮活的例子經常地出現在我們的社會中,但是,我們不應該否認公共管理者通過合法的途徑,利用合法的手段追求合理合法的個人利益。在現在的生活中由于各種利益的誘惑,公共權利的惡性膨脹,制度的缺失,以及收益成本的失衡,導致許多管理者利用自己的管理者身份取得了不合法的利益,所以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去約束管理者的行為。首先,應該規范自利的動機,樹立公共管理者的公共精神。其次,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機制,使管理者的利益控制在一個合法的范圍之內。最后,應該規范權利的運用,提高違法的成本,只有當違法所需要的成本大于不合法獲取的利益時,那些獲取不合法利益的行為才會逐漸減少。
3.總結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發現,公共管理者既有與其他職業一樣需要遵守的職業道德,也有其特殊的兩面性。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共管理者就必須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對這一角色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既要明白公共管理者應該具有的權利價值觀和職業道德,也要理解公共管理者的身份沖突和公共管理中所存在的道德風險。在平時的工作中,公共管理者應該做到富有遠見,體察民情民意,抓住事物的本質,駕馭公共組織的方向和把握公共管理的運作效率和效能,提高創新意識。并且在工作中保持一個自信的職業感覺,很好的處理情緒,保持一個堅定自己的信念,也要傾聽來自不同人的意見,做一個積極進取,具有使命感,進取心,誠實,忍耐,熱情,公平的公共管理者。同時,也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去制約公共管理者的行為。應當通過各種途徑合理規范公共管理者的自利動機,對其合理利益應大力倡導,對非法競逐的利益應加以懲戒。并且政府應該強化相應的行政執法監督機關職能,并且發動公眾監督,對公共管理者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通過各種媒介的宣傳教育,在社會樹立謀取不正當利益者恥的良好社會風尚。其次,也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做到公私分明。通過采取這些措施,才能弱化公共管理者對既得利益的吸引力,從而規范了他們的行為。每一個公共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追求,有著一顆以公共服務為準則的熱忱的心,通過道德的約束,公眾的監督,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關政策,讓每一個公共管理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誠然,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同樣,“十八般武藝”洋洋具全的公共管理者也很難找到,但是一個管理者,應該了解自己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這樣有利于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作者:郭麗麗 單位: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56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