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與探討
1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缺陷環節
1.1人院評估難以收齊所有資料
由于神經內科患者病種的特殊性,患者病情一般較重,病情變化較快,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覺、意識、智力和語言等方面存在障礙,故在對患者進行人院評估時,易出現漏項。
l.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難有起色
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往往在精神、感覺、意識、智力和語言等方面存在障礙,甚至有的患者還合并有肝、’腎、心臟等方面的疾病,患者恢復較慢,對這些患者進行健康時,難以和患者形成有效溝通,使得健康教育的效果難以顯現。
l.3對患者用藥具有一定的難度
神經內科患者大多存在顱內壓較高的表現,需要對患者應用脫水劑。目前,臨床上常用125n止或250n止的20%甘露醇藥物為患者降壓,其用藥方式為靜脈快速滴注,每天需要滴注2至6次。若為患者反復穿刺,易發生穿刺失敗,若為患者使用留置針,患者易發生靜脈炎,故給患者用藥具有一定的難度。
l.4護理人員之間的綜合素質差異較大
最近幾年來,我國對醫院人事制度進行了相關的改革,目前,各級醫院中的護理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是聘用人員,且是家庭中獨生子女,她們從小就深受父母的溺愛,無法適應護理工作,對護理工作不敬業,對工作待遇不滿意,這些都是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l.5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風險和法律意識
長期以來,很多護士僅僅“在醫言醫”,忽視了對法律問題的重視。另外,醫院的護理人員普遍比較年輕,她們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對預防職業風險和醫療糾紛的意識比較薄弱,缺乏對醫療差錯事故的預見。
l.6護理人員缺乏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和扎實的理論功底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護理工作中的需要運用新技術的地方將越來越多,并且所含技術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這無疑會加大護理人員的壓力,增加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另外,一些護理人員工作經驗不足,缺乏扎實的理論功底,對一些儀器的操作不夠嫻熟,容易出現錯誤或失誤,從而對護理安全產生影響。
2管理對策
2.1做好有溝通障礙和意識障礙患者的人院評估工作
對于在溝通和精神意識等方面存在障礙的患者,應使用特制的護理評估表,對患者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方面進行評估,如對可能發生跌倒、墜床、走失、燙傷以及壓瘡等進行記錄,對患者既往過敏史和疾病史進行調查,然后囑患者及其家屬多加注意,并讓他們在評估表上簽字。
2.2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往往在智力、感覺、觸覺、精神等方面存在障礙,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據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患病時,其所在的家庭、社會成員給予患者的社會支持,對患者疾病的恢復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因此,為了提高護理的安全性,應向患者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注重以人為本,避免教育的單一性,加強對患者進行示范性教育、計劃性教育和以點帶面的教育,讓患者能夠通過圖片、碟片、折頁、教育手冊等獲得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以使患者能夠從多個方面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促進患者及其家屬獲得行為方式的改變。
2.3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為了有效地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必須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自律行為。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經常對護理人員進行法律教育,組織護理人員對既往糾紛案例進行討論,加強護理人員的崗前培訓工作,對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專題教育,從而使護理人員懂法、守法,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在工作中防患于未然。
2.4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培訓和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
為了彌補一些護理人員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欠缺和操作技能的不嫻熟,可以通過每周組織一個疾病護理專題,使護理人員掌握一些疾病的發生原因和護理中可能存在缺陷,在每個月末應對本月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從而真正地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2.5加強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使患者能夠理解并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①督促護理人員貫徹和落實護患溝通制度,使護理人員能夠在平時的工作中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從而有效地提高護士的溝通技能和技巧。②要求護理人員認真執行告知義務。向患者及其家屬應履行的告知內容主要有:在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如走失、燙傷、跌倒、墜床、壓瘡、自殺、傷害他人等;為患者用藥的特殊性,如有的藥物需要較快的滴速,易使患者產生靜脈炎或血管硬化等;患者在運動、語言、智力、精神意識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障礙等。③由于醫院內有新聘年輕護士或有實習學生,他們工作經驗不足,易出現差錯。作為主管護士,應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牢記自己的用藥、護理內容和治療方案,從而協助護理人員完成護理工作,防止出現差錯。
2.6加強護士長的細節管理
護士長既是其所在病區的指揮者,也是護理工作的實施者,護士長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能,熟悉本病區患者的特點,明確護理職責,對每位患者的各階段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要做到心知肚明,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在對本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檢查中,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因素,要立即采取措施,將隱患消除,盡最大可能地保護患者的安全,避免發生糾紛。
2.7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演練專科重點疾病應急預案
醫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堅決予以落實,要求每一名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專科重點疾病的應急預案和處理程序,防止各種意外情況的出現。自患者人院起,護理人員就要加強對患者的安全教育,防止患者或其家屬因考慮不周而出現安全問題。同時還要加強對每位患者的健康狀況的監控,及時、準確、動態地將患者的狀況記錄下來,如發現患者有自殺或自殘傾向時,應將其狀況記錄在病區一覽表上,交接班時重點交代下班護理人員。病區除了設立專業護理小組外,還應成立護理質量監控小組,以對病區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2名做好“兩超、三防、四抓”工作,要嚴格執行護理缺陷管理制度,做好“兩超、三防、四抓”工作,兩超即對護理人員和患者進行超前監督和超前教育,三防即對易出現的差錯進行預想、預防和預查,四抓即抓易發生差錯的環節、部門、時間和人。一旦發生護理差錯,要及時將差錯上報,并采取相應的補救辦法。
3小結
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首要要求,每個護理人員都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然而護理安全管理的模式并非只有上述方法,希望廣大同行朋友能夠為了患者的安全,為了護理事業往前繼續發展,愿繼續對護理安全方法和模式進行摸索和探討,以減少護理工作中的糾紛,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
作者:李麗 單位:四川省宜賓市高縣人民醫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8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