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外部環境與市場因素制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
外部環境與市場對于任何一個行業的興起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F代社會的分工細化,造成工業設計企業劇增,而迫于市場壓力,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都在循環走引進—模仿—生產的道路,逐漸喪失了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技術的欠缺對工業設計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市場機制下,設計師為了追逐公司利益最大化,很難在整體的背景下思考設計產品對于社會發展及消費者的意義。我國引進工業設計到現在有20多年時間,但是相當多的人對工業設計存在觀念上的誤解,認為設計僅僅是工程師外加“美工”而已,對工業設計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低。消費者首先看重價格和功能,其次是品牌和售后,最后才是設計。這與國家所倡導的關注經濟和企業的健康發展的思路很難契合??傊?,總體的外在社會環境還沒能為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氛圍。
2.工業設計教育堪憂設計人才緊缺
我國的設計教育是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與轉型時期發展而成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著特殊的問題與困難。2000年以后,我國設立工業設計專業院校在逐步增加,但是由于師資力量薄弱,特別是受過高大藝術修養的教師十分欠缺,以至于出現學生容易錯失汲取各種藝術養料的機會,制約藝術潛能的開發。同時,受全球商品化市場的沖擊,我國的一些設計院校正在向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品企業轉變,其產品也僅僅是成批的有設計教育缺陷的殘次品而已。雖然設計學院每年的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但由于設計教育忽視了與社會思潮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整體社會背景發展模式,而是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從而造成畢業生無法適應企業實際需要的現象。設計人才緊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專業的培訓機構缺乏。當前有相當一部分青年設計師僅掌握產品設計的基本理論,并不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全面的材料加工知識以及新技術的應用技巧。實際上,他們在上崗前都需要進行專業的培訓,才能使其真正勝任設計工作。
3.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知具有局限性
目前,我國的企業不注重研發工程,缺乏創新和自主的設計研發能力,以投資少、見效快為目的,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僅僅依靠中國廉價的勞動力以及相關的業務能力?,F今中國很多的企業家缺乏對工業設計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他們寧愿花很多的錢去買別人的一項技術,也不愿意花一點錢來提高公司自身的設計能力。在造型上也僅僅是引進、模仿、山寨、抄襲國外的設計,致使我國的自身的設計還停留在以藝術、裝飾為主體的工藝、美術活動中,或以技術為主體的工程技術設計實踐中。中國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大國,但還不是工業生產的強國,更談不上工業設計強國。我們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MadeinChina”的標識,而且中國也已經生產出了世界上最多的電視機、空調、電冰箱、微波爐等等,但是我們的自主品牌很少,我們看到的“MadeinChina”也僅僅是代生產?!癕adeinChina”的產品類型也主要集中在一些缺乏創新、科技含量低的無品牌的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不能將我國的文化很好的融入到我國的工業設計中,沒有形成一套屬于我們自己的工業產品設計體系。
二、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對策與策略
1.政府要加大工業設計產業扶持力度
目前,我國工業設計行業還處在繼續向成熟發展的階段。鑒于歐、美等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經驗,政府應專門設立部門,指導我國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減少市場外部性。第一,通過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將工業設計放到企業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工業設計的創新意識及自覺性,更多地運用工業設計提升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二,引導和推進地方和國家級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協會的發展,使我國工業設計整個行業進一步團結起來形成力量,從而減少惡性競爭,有計劃地提升我國產品的設計品質和產品形象,創造本國的產品品牌,增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第三,努力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設計企業。隨著專業化分工的細化,世界許多著名跨國公司都將產品的設計委托給專業的設計公司,因而出現了設計專業化趨勢,這為設計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政府應給予這類公司特殊優惠政策,加強設計產業集聚,提高效率與設計能力,從而促進工業設計企業更專業地發展。
2.創新設計教育模式提升設計人才的專業素質
金融危機后,產業結構急需轉型升級,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對設計人才的專業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設計學院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要大力發展設計教育,改革現有的設計教育模式。學院應改變傳統教育發展模式,發展現代藝術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一方面,不斷更新理論知識,使學生汲取各種現代藝術文化,提高藝術內涵與修養,從而把握社會思潮與前衛文化,形成創新思維;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把握設計本質的能力,立足于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意義和作用的角度,不斷排除附著于設計表面的裝飾和操作因素,深度理解設計對于社會進步發展以及對傳遞合理、健康生活理念的意義。
3.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并舉的原則
我們應不斷引進有實力的跨國設計公司,來帶動我們自身設計公司的成長。此外,還要大膽的“走出去”,鼓勵國際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和有能力的設計公司到海外建立設計中心或設立機構,提高全球化運營水平,還可利用專業分工協作的優勢促進制造企業和設計公司聯手“走出去”,提高開拓國際市場的成功率。
三、結語
面對經濟的全球化、貿易的國際化,面對機遇與挑戰,要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必須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只有重視工業設計,樹立自主創新理念,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實力。
作者:嚴敏慧 唐志波 張立軍 單位:浙江海洋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3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