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病房人性化管理運用
目前在不少醫院開始實施人性化的管理,其實人性化管理就是以科學的人性觀為基礎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對正視人的需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人性的合理性予以肯定,并對人的個體價值予以合理有效的維護[1]。本研究旨在對優質護理示范病房中人性化管理的應用情況及價值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的目的。將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的護士分成兩組,分別對其實施常規管理模式和人性化管理模式,并對兩組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比較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的臨床護士,共18名,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9名。對照組年齡23~44歲,平均(29.00±2.13)歲;其中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5人,中專學歷2人,職稱分別為主管護師1人,護師2人,護士6人。觀察組年齡24~48歲,平均(30.00±2.34)歲;其中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5人,中專學歷2人,職稱分別為主管護師1人,護師2人,護士6人。以上兩組護士的年齡、學歷、職稱等一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筆者所在醫院呼吸內科工作的臨床護士18名,將其按照1∶1的比例分成兩組,每組各9名。將其中的一組作為對照組,對其實施常規的管理模式;將另一組作為觀察組,對其實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將這兩組護士的護理工作效果即護理質量、患者的滿意度等內容進行比較分析。
1.2.2人性化措施(1)開展諸多形式的以“關愛護士”為主題的活動,并定期對“最佳護士”進行選舉,給予適當的獎勵。(2)護士長做表率,與護士進行換位思考,以身作則,對護士的工作熱情予以激勵。(3)實施民主患者管理。對護士的意見和建議予以廣泛聽取,并積極采納。(4)對護士的人格予以高度的尊重。若是護士在工作中出現失誤和不足,應采取適當的措施對其予以批評教育,對護士的自尊心應予以維護。(5)在安排人力資源上以做到以人為本。制定具有彈性的排班制度,充分發揮護士的人力資源。(6)對護士予以有效的溝通和合理的關愛。護士長應對護士的傾訴予以耐心傾聽,悉心開導,給予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幫助。(7)注重對護士專業素質水平的培養。定期組織護士進行職業技能培訓,使其專業素質能夠得以顯著提高,增加其工作熱情和信心。
1.2.3常規管理模式對于對照組的常規管理模式是指對護士予以正常的排班、培訓等。不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一切按照正常程序進行。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人性化管理的觀察組護士的工作熱情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護士的團隊協作能力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護理的患者滿意度觀察組為98.75%,對照組為86.3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6.38,P<0.05)。
3討論
臨床護理工作主要具有以下幾大特點:(1)本次研究中主要針對呼吸內科的護士,在該科室存在病情復雜、病種多、急癥多、患者年齡差異大等特點,患者的各個器官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會對患者生理功能甚至是生命安危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就不但對護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精湛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還要求對患者實施具有個性化、多元化以及精細化優質護理服務,因此在無形中增加了護士的工作壓力[2]。(2)由于優質護理服務已經全面的開展起來,因此患者、患者家屬乃至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均對護理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不僅對護士將患者作為一個“生物-心理-社會”綜合的人提出了要求,而且還要求護士應存在高度的責任感以及愛心,能夠做到吃苦耐勞,不怕臟、對患者予以關心體貼。不但要求護士要給予患者必要的治療,而且還要給予患者全面的基礎生活護理、嫻熟的專科護理、各階段的健康教育等,這些多重的角色行為以及各界提出的角色要求經常會讓護理人員產生力不從心,身心疲憊的狀態,導致其職業壓力感不斷的增加[3]。(3)臨床護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操作復雜,勞動強度較高,并且服務對象為特殊人群、存在輪流值班等一些特點,由于生物鐘的長期紊亂導致護理人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問題,很容易產生精神緊張的情緒,以及導致其心理壓力增加[4]。在實施人性化管理的過程中應對以下幾點予以注意:(1)護士長應以身作則,多與護士進行換位思考,并應積極發揮表率的作用,在節假日以及夜間應堅持進行病房巡查,每日保持同患者見面交流,每天提前20min上班進入到病區,為的是能夠對臨床護理工作落實情況予以更加透徹的了解,并及時解決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點、焦點問題,為值班護士進行排憂解難,對護士由于工作繁忙以及無助所引起的困擾心理予以有效的緩解。(2)實行民主管理。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應對護士的意見以及建議予以認真聽取,按照每位護士存在的自身的特點,將技能培訓、科室質量控制、科室宣傳、護士生帶教、健康指導、滿意度調查等管理工作盡量做到分工到個人,使護士人人都能夠學會管理,人人都能夠參與到管理的工作中,使自身價值得以體現[5]。(3)對護士的人格予以尊重。對于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護理管理者應對批評的方式方法予以注意,盡量使醫療糾紛以及護士的自尊受到傷害得以有效的避免。(4)在人力資源分配過程中要做到以人為本合理安排。各科室均應設立護士的排班需求記錄本,若是發生一些特殊情況,護士長應對護士合理要求予以盡量滿足,實施彈性化排班制度,并且對護士進行分層級管理,按照人力資源配備、臨床護理工作存在的一些特點、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專業技術水平等進行工作安排[6]。綜上所述,對臨床護士實施有針對性的人性化管理能夠顯著提高護士的工作熱情,以及積極的工作態度,從而使護理質量得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隨之得以增加,這些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均應予以注意。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23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