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計算機目標培養思路
一、問題的提出
有資料顯示,無論是軟件人才還是一般單位所需要的計算機應用人才,比例都嚴重失調。當前我國軟件開發已進入快速增長階段,IT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然而,IT人才存量的總體結構卻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分布———高端人才(系統分析師、項目技術主管等)和低端人才(軟件編碼程序員等)都嚴重短缺,而中端人才趨于飽和。這導致大量本科和本科以上學歷的技術人員沖殺在編程的第一線,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社會不僅需要大量的軟件藍領,而且同樣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藍領。我曾經到過的一個單位,只有一臺打印機,由于不懂共享,人人都得跑到裝有打印機的電腦上去打印文件;有的單位沒有人會安裝操作系統,一旦系統崩潰,就得找人安裝。這就是很多單位的現狀。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印度的經驗可供我們借鑒。印度10億人口中盡管有5億文盲,但是軟件業的成就卻舉世矚目。僅10年時間,該國就將日本和歐洲遠遠拋在后面,成為僅次于美國、雄居世界第二的軟件大國。印度人把軟件業做成了一個大品牌,而支撐起這個軟件大國的是職高培養出來的計算機軟件藍領。印度每年新產生的約%$萬軟件人才中,大學畢業的只有7萬多。這大大降低了培養成本,縮短了培養周期。只要我們的職業高中教育也能針對社會需求、與實際銜接、注重學以致用,問題必能迎刃而解。
二、我國職業高中計算機課程、教材的現狀及改革思路
現在的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育課程落后、脫離實際、學而難用,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教材陳舊———在微電子18個月、軟件9個月就要更新換代的今天,還用著幾年前甚至十幾年前的老教材;即使是新編的教材,由于受出版周期的制約,發到學校也已經過時了。因此,必須更新課程內容,使之符合社會對計算機藍領級人才需求的實際,并把最新的技術編入教材。此外,我們還可以像印度那樣走產學結合的道路。印度最大的計算機公司TATA以其全面的教育、考試認證體系和強大的實力,全面參與了印度幾個省的大、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我們同樣可以聯合實力強大的計算機公司搞教學,或讓這些公司參與學校計算機課程的建設。
三、目前社會需要的計算機藍領人才及其培養策略
社會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計算機藍領級人才呢?根據我對社會的了解,大致有以下四類。
1.軟件人才
這里所指的是從事軟件程序編寫的藍領。軟件編寫人才是當前和未來幾年最緊缺的人才之一。目前我國已有很多各種層次的軟件公司,國家也正在大力扶持軟件產業,很多城市都建有軟件園,為這類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因而,軟件藍領有廣闊的就業機會。我國的軟件人才主要是通過高等院校培養的,人數少。而軟件市場的開發,需要大量具有實際開發能力的各類軟件人才,其中大多數人的主要工作是“做”,而不是科學研究。即他們應掌握國際上最新軟件的使用方法,具有負責大型軟件某個具體環節的工作的能力。中等職業教育可以承擔起造就此類人才的任務。中等職業教育應該以培養合格的初級軟件程序員為目標,以應用性、標準性、針對性為特色進行教學。首先要使學生養成基本的、良好的編程習慣,懂得編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編程方法,能夠理解編程所使用的各種語句,然后讓他們投入具體的編程工作。我認為只要懂得編程的原理,學習相關的編程語言并不困難,關鍵在于實踐。現在很多大學生并非一出來就能編寫什么程序,而得從頭學起。職高學生不學深奧理論,編程方面反而可以學得更早一些、更多一些,在做中學、學中做,學與做相輔相成。
2.應用型計算機操作人才
這里所指的是熟悉辦公軟件和常用應用軟件的操作人才。他們必須熟練掌握常用的辦公自動化軟件,能應付不同單位、企業對辦公自動化軟件使用的需要。雖然計算機在大多數單位已經基本普及,大部分人也能使用計算機、應用一些常見的軟件,但能熟練使用各種辦公軟件的的人并不多。我們可以試著培養一般單位需要的“軟件操作能手”。這些人對于辦公類軟件應該非常精通,能熟練進行各類辦公操作,對其它應用軟件則并不要求非常精,但了解的面要很廣———出現問題時知道怎么解決,即使暫時不知道,也能想出辦法嘗試解決。
3.計算機維護人才
這些人應掌握計算機硬件知識,能對計算機硬件的簡單故障進行維護。他們熟悉如何提高小型單位資源的利用率,對個人電腦硬件有較全面的了解,能獨立完成硬件的組裝、單個硬件的更換,通曉各種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計算機硬件不能正常工作是每個使用計算機的人都會碰到的問題,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解決的。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能解決計算機的一些常見毛病,要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開設操作性強的實踐課。這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設備或采取更為完善的措施———通過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解決。
4.圖形圖像處理人才
這里所指的是掌握常見圖形圖像軟件使用方法的人才,如會使用平面處理、動畫制作、網頁制作等軟件,勝任本行業的相關工作。圖像處理是需求量較大的一個領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告公司、網絡公司、裝飾公司和外貿公司都需要這樣的人才。這種人才對計算機的理論知識要求相對較低,但要求熟練掌握有關圖形圖象軟件的使用方法。這類軟件的版本升級非常快,學校要根據社會的需求隨時更新教材,并要給專業課教師提供更多的進修機會。圖形圖像處理需要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我們可開設相關的課程進行培養。總之,我們開設的課程要新,所學的知識技能應是最新的、使用率最高的、能馬上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這樣的學習對學生今后就業才是最有利的。
四、職高計算機類專業課程設置
職高計算機類專業應開設“計算機基礎”(4課時)和“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8課時)兩門公共課程,使學生熟練掌握Windows系統的操作方法。在課程學習中,學員實踐是主要教學模式。可學習微軟的項目教學法———只要掌握了基本概念,接下去不必走從基礎理論到專業理論,再到實習的路徑,而是可以把順序顛倒過來,先從“做”開始,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去學習新的理論知識。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2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