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創新工作思維
一、認清形勢,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水規費征收的重要意義
水利工程肩負著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安全的重大使命。水規費是水利工程維護及運行管理資金來源的主渠道之一,水規費征收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尤其是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的收繳難度較大。長期以來,我市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收繳采取從統計局抄取企業年產值、按比例計算、上門收繳的方式,既費時,又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且難度大、效果差。年收取費用一直徘徊在十幾萬元,無法保障我市69.64公里堤防、101座涵閘、206臺啟閉機的養護,大多始建六、七十年代的工程設施實施維護管理時資金捉襟見肘,呈現出大“病”治不了,小“病”看不完的局面,工程帶“病”運行,埋下了安全隱患。每至汛期,防洪排澇壓力巨大,嚴重阻礙了我市水利事業健康發展。
二、開拓思路,打主動牌,積極探索水規費征收新模式
河費的收取使用是水利工程健康運行的保障,沒有資金保證,管河、治河事業就得不到長足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依法研究收費立法和相關經濟政策。“思路決定出路”,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是水利拓寬領域、取得綜合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所以我們高度重視,擺正位置,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破解難題。具體做法是:
1、大膽設想。局黨組經過充分醞釀,反復討論,認真分析研究,一致認為要勇于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創新,闖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收費新路子,形成了“將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委托國稅部門代收”的大膽設想。
2、謀劃運作。經過多次與國稅局、財政局協調,水務、稅務部門聯動形成材料,陳述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的重要性、迫切性,收費依據上報市委、市政府,爭取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創新之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專門聽取匯報,落實措施,研究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案。通過積極宣傳,溝通協調,2009年7月3日市政府出臺政辦[2009]79號文件,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由國稅局代征的構想得以落實。
3、彰顯成效。2009年7月啟用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新模式后,不到半年時間就征收2009年全年度河費254萬元,2010年全年征收河費410萬元,達到歷史年份的25倍,收費額度逐年遞增,增加了水利投入,彌補了水利工程管養經費的嚴重不足,對提高抗御洪澇災害能力,保障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這種收費方式也有效破解了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的難題,探索出了一條適合界首市情的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征收新路。隨著河費征收的強力推進,我市水資源費、水土流失補償費等水規費的征收規模也取得了明顯的增加,2010年全市水規費征收達500萬元。
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充分發揮水規費的社會效益
1、疏浚河道、維修涵閘,竭力服務三農受資金限制,我市境內泉河干堤上的前閆灣東涵、后閆灣涵和后大灣東涵由于設計標準不高且年久失修,存在著重大的防洪安全隱患,我局高度重視,利用河費資金對三處涵閘進行了拆除重建。工程總投資295.4萬元。工程的興建,不但減輕受益村的洪、澇、旱災害,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而且為受益區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該地農民發展經濟、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保證。對潁河、泉河及內河涵閘進行了全面維修養護,處理維修病險涵閘57座,使之正常發揮了排蓄功能,在2010年抗旱保苗工作中得到了充分檢驗。
2、以人為本、人水和諧,打造“休閑長廊”我市城區靠河傍水而立,城鎮建設勢必與河道緊密關聯。因此我們緊緊圍繞“水清、河暢、岸綠”的目標,尊重規律,科學治理,利用河費資金全面謀劃實施了“沙潁河景觀帶”建設,在堤頂架設路燈400余盞,修建了休閑廣場,確保了河道汛期行洪通暢、安然無恙,枯期流水潺潺、綠草茵茵,為我市市民打造了一個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3、水資源管理做到了量化、細化利用水資源費更新了全市43眼深井的計量水表,每月抄表計量,為足額征收水資源費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每年拿出10多萬元的資金支持企業節水改造工作,受到企業及取用水戶的好評。
4、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健全資金監督機制,對水規費實行全過程、多方位、多層次的財務監督、審計監督和紀檢監察監督。水規費征收和使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尤其是支出資金,我們的每一筆資金的開支都主動向市政府領導匯報,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管理,年初有預算、年終有決算,在歷年的全市年度審計中得到了審計部門的肯定和好評。回顧我們取得的一些成績,得益于省水利廳和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局黨組和全局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得益于我們遵循而不守舊、守法而不拘泥的創新意識。
隨著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水規費也將逐年增長,我局將充分利用水規費資金,推動河道管理工作和水利事業的長足發展,努力構建“人水和諧、平安堤防、生態河道”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管理體系。充分利用河道工程修建維護管理費,加大對水利工程新建、維護、管理力度,使各類水利工程發揮最大效益,使我市河道工程維護管理步入良性循環軌道,推動我市水利事業健康發展。充分利用水資源費更新安裝計量水表,嘗試遠程監測,及時掌握地下水動態情況,確保有限的水資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2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