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推廣促經濟快速發展
一、樹立搞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思想基礎
領導的思想行為影響一個地方的行政方向,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中顯得尤為突出。在絕大部分基層領導看來,農技推廣都是按部就班,沒有什么重要性,老百姓種地耕田無非是過去一些耕作方式的翻版,除了種子以外就沒有什么生產活躍因素了。故而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支持力度不夠,使新的先進農業技術在農業一線得不到有效推廣應用,形成生產和科技的極大浪費。這一點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只有解決了領導的思想問題,才能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礎,也才能更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一線的推廣應用。就基層領導干部對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能否落到實處,各級相關部門都應予以出臺相關政策,甚至是法規性的能與基層領導政績掛鉤,與年終目標考核相連,與其職位遷升相關,只有將這些軟件環境建設加強,方可從根本上促使基層領導干部重視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也才能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康穩步發展,為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奠定強而有力的技術基礎。
二、嚴格基層農業推廣體系人員組成,提高推廣體系專業素質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普遍存在業務素質差,推廣能力較為薄弱,推廣實效不明顯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人員組成及業務素質參差不齊。據調查,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人員組成中,真正具有專業學歷的人員不到20%,其余80%都是非科班人員。試想這樣的農業推廣隊伍具有多強的推廣能力?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過去在定編進人時,編制較大,而有的基層領導根本不從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需要出發,盲目引進非專業人員,以占有編制拉攏關系為目的。由此造成推廣隊伍不能科學、有效地為農業生產服務,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往往停留于應對上級安排,爭取項目經費,先進的科技不能在一線生產得到普遍應用。要有效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人事部門應嚴格把關,對現已進入農技推廣編制而又非專業人員要不斷進行培訓及考核,從而不斷提高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科技綜合素質。
三、嚴格依法行政,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軟硬件環境建設
基層農推廣體系是農業科技成果的最終推廣機構,對農業及農業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應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硬件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綜合提高的科技推廣作用。在軟件環境建設方面,各級政府和政策研究、制定部門,要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制定寬松適度的相應政策。比如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待遇的落實,國家已出臺的津補貼的兌現,科技成果引進示范推廣應用必備的資金支持以及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相應的獎勵政策等等。硬件建設方面,過去屬于農技推廣體系的固定資產包括門市、庫房、辦公室及相應設備現都已不復存在,究其原因,基層政府經費不足,早已將其變賣,資金挪作它用。各級相關部門應及時著手解決此類問題,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硬件支撐,使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能將示范推廣與增收融為一體,待其收入達一定數量后加強引進成果,減輕財政相應資金壓力,反哺農業科技推廣,形成一種引進、示范、推廣的良性機制。另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按農業技術推廣相關規定,必須要配置225畝以上試驗示范基地,這在現有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中占99%的都未配置,造成基層農技推廣組織科技成果引進嚴重滯后,試驗幾乎空白,示范名不副實。這一問題必須予以解決,否則,基層農技推廣將無法高效運行,造成科技成果的極大浪費。
四、充分整合基層農技推廣資源,趨于前位服務農業
在現有基層農技推廣體系中,首先是人力資源的整合。因為現有基層農業推廣體系涵蓋農業、農機、水利、林業、畜牧獸醫等,若不加以有效整合,將形成人浮于事,辦事效率低下的情形,不利于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業經濟水平提高。特別是對從事農業種植業技術推廣的人力資源整合,要將作物栽培,病蟲防治,品種引進及試驗、示范、推廣相關人員予以協作,鎖定工作目標,確定工作成果。為此,在現有人力資源有效整合的同時,還必須不斷引進高科技素質人力資源,唯有這樣,才能使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科技應用程度不斷提高,農業正逐漸從傳統農業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現代農業成分不斷沉積,基層農業推廣體系建設必須加強,更好地為農業、農村、農民有效服務,為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更卓有成效的運行。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19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