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建筑工程
近年來,通過國家實施的農村電氣化建設、農網改造等工程,小水電以其開發成本低、建設周期短、就近供電、價格低廉等優點,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到201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世界最大規模的2億kW。秦皇島市境內北部山區河流眾多,河流水量充裕,河床縱坡陡,落差大,順東南傾斜地勢大幅度跌落,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小水電開發管理大有可為。
一、秦皇島市小水電建設管理現狀
1.水力資源現狀
秦皇島市境內北部山區河流眾多,溝壑密度2.48km/km2。諸河水量充裕,河床縱坡陡,落差大,順東南傾斜地勢大幅度跌落,因而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據計算:全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9,3234kW,可開發量64,350kW。其中,青龍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66,421kW,可開發量51,540kW;石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745kW,可開發量7,510kW;洋河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7,780kW,可開發量5,330kW。
2.水力資源開發現狀
秦皇島市境內現有水電站6座,總裝機容量25,110kW,均已并網發電,已發揮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可開發量的39%。有1座水電站(即盧龍縣桃林口小壩小黃崖水電站),裝機容量3,200KW,已搞規劃設計尚未興建。
3.小水電規劃情況
擬在青龍河建小水電站1座,即:盧龍縣小黃崖電站,工程地址位于青龍河劉家營鄉桃林口村南引青渠首溢流壩下,該小水電站屬于壩后式電站,總裝機2×1,600kW,年發電量1,376.95萬kWh,年利用小時數4,302h。新建小黃崖電站通過潘莊鎮濾馬莊110kV變電站并入電網。
4.小水電管理現狀
秦皇島市水務局是全市水利工作主管單位,小水電管理工作具體由工程管理科負責。目前,秦皇島市境內有水電站6座,總裝機容量25,110kW,分別是桃林口水電廠、石河水電站、洋河水電站、水胡同水電站、燕窩莊水電站、抄道溝水電站。其中,桃林口水電廠主管部門為省水利廳,抄道溝水電站主管部門為八道河鄉,其余均由市水務局直接或間接管理。
5.小水電建設管理運行情況
多年來,我市的小水電建設管理,一直認真貫徹并執行行業標準規范及各項政策法規,審批手續(批復文件)環保、水保、國土等支持文件齊全,不存在違規建設問題;小水電運行監管到位,上網電價執行河北省物價局規定標準,調度運行服從華北電力公司秦皇島分公司調度中心。
二、秦皇島水小水電開發取得的成效
1.改善了山區供電條件與質量
20世紀70年代末期,國家電網供給不足,1979年,青龍縣國家電網供電容量1,400kW,且處電網末梢,電壓僅能達到額定電壓值的87.3%,水胡同等水電站供電后,使全縣供電電壓達到額定值。當年,全縣供電總量1,147萬kWh,其中水電站供電量占58%。
2.推動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洋河電站建成后,在網電不足時,供電給撫寧縣城一些重點廠礦,保證正常生產。青龍縣蒿村電站裝機容量185kW,電站建成后,村里修建5處揚水點,全村60%耕地變成水澆地,解決了居民電燈照明,提高了生產力,改善了村民生活條件。水胡同電站多年來累計向電網輸送電能約1億kWh,轉供電量約7,200萬kWh,為青龍城鄉建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3.促進了水力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
1958年~2009年7月底,全市累計發電量24,997.06萬kW時(不含桃林口水電站)。近20年來,秦皇島市干旱年份增多,生態環境呈惡化趨勢,河道徑流減少,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用水量加大,給水電站發電帶來一定影響。但是水電的環保特性及水力資源條件,提供了水電建設發展空間。小水電的發展,提高了農村地區防洪抗旱的能力,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有著積極意義。與此同時,由于小水電是一種清潔能源,它的發展還促進了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據統計,我國小水電一年的發電量相當于0.34~0.44億t標準燃煤,與相同數量的火電相比,可減少排放1億噸左右的二氧化碳。
三、小水電開發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1)水電站設備陳舊老化嚴重我市水電站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個別水電站設備已經到了報廢年限,但目前仍處于生產狀態,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洋河電站主變、廠變超期服役,損耗大;水胡同電站1#、2#發電機設備老化、絕緣水平降低,屬于超期服役。抄道溝水電站壓力管道銹蝕嚴重,設備老化,部分電控設備失控,管路、導葉、閘閥等部件漏水嚴重。石河水電站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隱患。
(2)水電產業發展建設成本高,電站規模較小,屬于徑流式電站,導致電量生產有限,生產成本偏高,因季節因素導致水資源豐枯矛盾對電力輸出影響大。
四、加強小水電建設管理的有關建議
1.嚴格行政審批,做好開發規劃
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做好流域規劃、水資源利用、蓄洪防汛、水土生態保護,以及環境修復、移民安置等論證工作,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實施項目審批和建設過程的質量監管,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督與檢查,增加安全性投入,切實保證施工質量。
2.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發電效能
針對小水電站自身的弱點,加快對現有老電站的技術更新改造,提高建設標準和自動化程度,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采用微機監控,實現智能化管理;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