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教學論文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但如今,要說起寫作文,恐怕很多學生都會“談文色變”。中學生懼怕寫作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那么,學生為什么會對寫作如此害怕呢?寫作能力究竟該如何培養和提高呢?這也是許多語文教師為之苦苦思索而不斷探討的話題。其實,關于寫作能力的培養,早已是業界見仁見智的話題,很多教師在探索技巧指導、方法指引等方面做了諸多嘗試,但結果仍是學生困倦寫作,寫出的習作空洞做作。我們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驚喜地發現,在中學組建文學社團、開展文學社團活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好途徑。
2005年,我校成立了“憩園”文學社,并出刊了社團刊物《憩園》,經過近五年的發展,文學社已初具規模。
最近,我們通過對30名文學社員近三年的跟蹤調查統計,發現他們自加入文學社以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大增,語文綜合素養和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校園文學社團對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究竟有哪些影響呢?
一、組建文學社團能夠為中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濃厚興趣
現代教學論認為:只有當教師施加的教育影響與學生的特點相符時,才能克服學生的消極態度或厭惡抵觸情緒,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愛好,使他們對學習產生迷戀,誘發出他們學習的潛能。
我校“憩園”文學社是學生以共同的文學興趣和熱情組成的學生文學組織,是為全校學生提供一個展現個性風采的舞臺,為培育校園文學新苗,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文學品位而發起成立的;是由一批有語文愛好,有一定寫作、書法、美術等特長的學生為骨干組織起來的。
他們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帶動全體同學,積極策劃、組織管理、積極投稿、主辦刊物,開展了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活動。
同時,文學社的這些活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了中學生那種日益增長的自主意識,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適合他們的生理、心理特征。再加上文學社活動把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了課外,由課堂擴展到了社會,學生在這廣闊的天地里可以直接了解到社會和生活對語文知識與能力的要求,從而激發他們熱愛寫作、主動寫作的熱情,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習作變為了自覺習作,作文的苦惱變為了樂趣。
二、開展文學社活動可以使中學生開拓視野,發展智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中學生利用文學社這個園地,在課堂上可以組織討論,讓學生自主地探究教材內容;在課余時間可以配合課堂教學內容辦黑板報、手抄報、墻報,開展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辯論會以及邀請一些知名作家舉辦文學專題講座等;在節假日可以到工廠、農村、革命圣地和旅游景點考察學習,等等。而這些活動都是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教學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組織完成的。
我校“憩園”文學社自成立以來,每年通過組織大型社團活動,開拓學生視野,激發社員興趣,提高文學品位。2006年春季,文學社組織全體社員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社員們興致盎然,通過參觀學習,詳細了解了本省文化的光榮與傳統。參觀后,文學社又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了以“參觀省博”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學生熱情高漲,踴躍投稿,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活動中,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拓,他們的組織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時,學生參與這些活動,都必須親自動腦、動口、動手、動耳,因而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得到了綜合性的發展,智力也得到了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在這點點滴滴的成功中得到激發,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和身心素質。
三、文學社團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書籍,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
學生怕寫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無話可說”。為了改變提筆“無話可說”的狀況,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提煉生活中可寫的材料,注重指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寫作素材的來源主要有閱讀和生活實踐兩個渠道。正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
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學品位。”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首先讀懂教科書,從中獲得讀書的方法,然后指導他們課外閱讀。讀課外書,應做到讀好書,多讀書,并把讀書、思考和練筆結合起來。而校園文學社團所開展的“讀書會”及其他一系列活動,都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關注社會,用心體驗生活,養成勤于觀察、善于積累的習慣,同時,將在觀察和體驗過程中的“想像”“直覺”“靈感”等偶然的思維火花記錄下來,為以后的寫作儲備材料。只要學生具有了觀察的能力,擁有寫作題材的源泉,學生就再不會感到“無話可說”了。
四、文學社團活動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激發他們深入生活、熱愛生活的情趣
文學社團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彌補了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性,開拓了中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了他們感悟自然、感悟社會、感悟生活的能力。不僅如此,文學社團活動在培養中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方面還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試想,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他們哪一位沒有游歷祖國的山山水水從而汲取自然之精華、激發創作的靈感呢?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如果對祖國的文化還缺乏必要的了解,那又怎能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呢?我們校園文學社經過精心組織和協調,帶領文學社員游覽了許多名勝古跡,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文化底蘊。
文學社團活動使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讓學生對外面的世界有最真切的體驗和感悟。不但教育學生用心閱讀人類社會的文明和歷史,而且使他們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激發了他們深入生活、熱愛生活的高尚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