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演講稿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全市上半年金融運行形勢分析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剛才,市金融辦、人行、銀監分局、保險協會4家單位的負責同志結合工作職能,分別作了發言,對金融機構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講了很好的意見,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上半年全市金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黃藍融合、海陸統籌、一體發展”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搶抓機遇、積極作為、率先發展”的工作基調,團結拼搏、銳意進取,黃藍經濟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是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62億元,同比增長12.3%。二是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上半年,全市三次產業之比由去年底的3.7:72.6:23.7調整為3.8:71.8:24.4,第三產業提高了0.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1.4%,比年初提高5個百分點。三是三大需求趨向協調。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并駕齊驅,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3億元,同比增長2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1億元,增長17%;外貿進出口總額46億美元,增長40.2%,其中出口18億美元,增長57.1%。四是發展質量持續改善。上半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1億元,增長31%;工業企業利潤470億元,增長38.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96元,增長1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6201元,增長19.8%。
在貨幣政策轉向穩健,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形勢下,全市各級金融機構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搶抓機遇,改革創新,為實施黃藍兩大國家戰略,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銀行業資金投放穩步增長。在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全市社會融資規模穩中有升。截至6月末,全市社會融資規模為268.2億元,同比增加54.5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300.9億元,較年初增加112.4億元,增幅9.4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5個百分點。二是銀行業表外融資業務發展迅速。上半年,全市銀行機構開辦的承兌匯票、跟單信用證、保函、承諾四項主要表外業務總規模572.5億元,較年初增加166.2億元,同比增長69.9%,有效緩解了資金供求矛盾。三是直接融資工作明顯改善。上半年,全市債券直接融資總額達到39.8億元。銀行間市場直接融資取得新突破,“區域集優”債務融資模式在我市先行試點。資本市場工作力度加大,金嶺化工、國瓷有望年內上市。四是金融機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上半年,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陸續開業,全市銀行機構進一步完善,已達17家。新型農村金融組織發展較快,上半年新增小額貸款公司3家,兩家村鎮銀行獲批籌建。經規范引導,融資性擔保機構實力明顯增強,其中注冊資本過億元的達到10家,是規范整頓前的2倍。另外,產權交易市場和融資性租賃公司建設,均取得了積極進展,體現了金融工作創新的成果。五是金融形勢保持穩定。上半年,全市金融業整體運行平穩,各種潛在風險因素得到較好控制。監管部門的監管強度持續加大,金融機構的風險防控能力明顯增強。銀行業不良貸款處于較低水平,保險業市場秩序持續好轉,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
在復雜嚴峻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全市金融業保持了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為全年工作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借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金融系統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二、深刻認識當前經濟金融形勢,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取向
全面客觀地認識國內外形勢,積極主動地適應國家宏觀政策調整,是我們做好下半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礎。當前,我們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極其復雜。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經濟仍將繼續緩慢復蘇,但復蘇進程依然艱難曲折。一是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緩慢。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僅增長1.8%,明顯低于去年四季度的3.1%;歐元區20個成員國的增長都不同程度的放緩甚至衰退,日本受大地震影響經濟大幅下降,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也不同程度放緩。二是主權債務危機嚴重。上半年,美國聯邦赤字為830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130億美元,已觸及14.3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希臘近期可能出現大面積債務違約,葡萄牙已經向歐盟申請救助,歐元區開始加息,西班牙等重債國將受到嚴重影響。三是通脹問題困擾全世界。一季度,印度、俄羅斯、巴西、韓國、印尼、越南消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3%、9.5%、6%、4.5%、6.8%和12.3%,美國、英國同比分別上漲2.1%和4.4%;歐元區4月份升至2.8%,為3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棉花、玉米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也都大幅增長。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如果個別問題進一步惡化,不排除部分國家重新陷入衰退。我國經濟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國際市場的風吹草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直接,越來越深刻。金融部門作為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必須站在全球化、國際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研究工作。
從國內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金融向宏觀調控預期的方向發展。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9.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6%,外匯儲備增長30.3%,財政收入增長31.2%。從主要指標數據看,經濟總體運行態勢良好,各種有利條件依然存在,但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除了經濟結構調整壓力加大、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長期性、結構性問題外,國內通脹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形勢不容樂觀等問題也逐步加重。去冬今春的“南凍北旱”氣候異常,強化了糧食減產預期。去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3.3%,超出了3%的調控目標,今年上半年漲幅更是達到5.4%的歷史高位??紤]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通脹壓力不斷加大。預計下半年宏觀調控的取向不會變,抗通脹和保增長仍將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對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取向,各級金融機構要正確理解,準確把握,著力提高金融工作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從我市情況看,全市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總的是好的,但也反映出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信貸規模約束成為金融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今年以來,央行先后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1.5%的歷史高位;同時,實行動態差別準備金率,強化資本約束,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銀行資金面明顯趨緊。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幣貸款新增120.3億元,同比增長10.48%,與前年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少增9.9億元和15.1億元,增速分別下降8.2個和4.6個百分點。二是融資成本上升,實體經濟發展承受較大壓力。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頻創新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突破6.46元。面對較大的匯率風險,我市涉外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央行3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在市場資金緊張局面下,放貸機構掌握議價主動,普遍上浮貸款利率,民間借貸利息更是大幅上揚,實體企業資金成本顯著上升。據調查,目前全市55%以上的中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三是存在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受貨幣政策趨緊影響,我市部分企業和項目資金需求受到規模與時間的雙重約束,突出表現為還舊容易貸新難、貸款審批時間拉長,少數企業資金鏈條繃緊。民間借貸較為活躍,民間融資中介機構膨脹較快,可能影響金融秩序穩定。對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