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摘 要:我們的國家正處于一個偉大的變革新時代,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高校的專業設置是一項以高校為核心,社會發展為方向,市場需求為杠桿,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指導下的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在它們之間存在著諸多信息不對稱狀況,運用現代市場經濟學信息不對稱理論分析和指導,使高校專業設置定準方向,預測未來,奮力開拓,加快發展,努力爭創高新技術專業的新優勢,進一步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市場;信息;市場經濟;信息不對稱;專業設置;宏觀調控
改革開放30年以來,國家經濟已有計劃經濟逐步轉軌為市場經濟,人們逐漸解脫了傳統思想的束縛,大膽改革,不斷進取,銳意創新,我們的國家正處于一個偉大的變革新時代。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置身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之中。因此,運用市場經濟信息運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新途徑,指導高校專業設置的改革與創新,可以幫助我們獲得更深刻的思考和提高,使高校的專業設置更貼近于用人市場,更符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一、市場及市場信息
1.市場:市場最早起源于古時侯人類對于固定時段或固定地點進行交易場所的稱呼。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類市場經濟也得到迅速發展,它是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今日的市場經濟不僅僅是商品交易的場所,而且是社會經濟運行的載體和現實表現,推動著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2.市場信息:市場信息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同商品交換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生產與服務有關的各種消息、情報、數據和資料的總稱,是流通運行中運動變化狀態及其相互聯系的表征。狹義的市場信息,是指有關市場商品銷售的信息,如商品銷售情況、消費者情況、銷售渠道、銷售技術、產品的評價等。廣義的市場信息包括更多方面,隨時反映市場活動的相關狀態,如社會環境情況、社會需求情況、流通渠道情況、產品情況、競爭者情況、原材料情況、能源供應情況、科技研究應用情況以及各種未來動向等。
總之,市場是市場信息的發源地,而市場信息則及時反映出市場活動的現狀、數據,是對市場上各種經濟關系和經營活功的客觀描述和真實反映。
二、市場信息的作用
1.市場信息是進行決策的前提: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難想象如果沒有掌握大量而準確的市場信息,就不會有辦法做出正確有效的決策,因此科學決策之前,必須要建立起及時而準確的現代化信息系統,并以此作為指導進行相關決策活動的前提。
2.市場信息是相互溝通的工具:必須使自身的行為活動與市場的整體環境相協調,在協調中求和諧、共生存、謀發展。要做到這一點,市場信息的相互溝通是重要的手段和必要的措施,只有通過大量的信息交流才能有效的了解和掌握市場動態,預測市場的發展趨勢,有效的改善市場運行的外界環境,使市場經濟能夠良性有序,健康發展。
3.市場信息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信息完備的市場經濟,在經濟活動中的各類人員都具備完全的信息,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完全清楚關于商品的成本、質量、性能、種類和價格等信息,而且是絕對真實沒有虛假。這是理想化的市場經濟,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市場經濟的現實表象為大量的經營者,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潤,會千方百計的壟斷商品的相關信息,甚至還會發布一些夸張和虛假的信息。而廣大的消費者處于本身的利益,也會表現出虛高的需求信息。2001年10月,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三位美國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成功的提出了信息不對稱理論。該理論揭示了當代信息經濟的核心,成為研究現代信息經濟學的基礎。具體地說就是他們提出了當買方和賣方具有非對稱信息時,市場運作的理論。這一理論具有非常廣泛的實際意義,為市場經濟運作中的很多現象,如商品促銷、信貸配給、金融股市、人力資源、就失業狀況等等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三、市場經濟信息不對稱是是客觀存在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大于求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常態。為了擴大需求,進一步刺激增長,信息不對稱是絕對的、無限的,信息完全對稱是相對的、有限的。雖然信息技術革命為減少信息不對稱創造了一定的條件,但是,它無法從根本上消除信息不對稱。
第一: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進,社會呈現出多元化趨勢,業已突破了特定團體、特定區域的限制,形成一種新的獨特的社會環境,一旦條件成熟其趨利的本性就會迅速顯現和膨脹。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的急劇變遷,為趨利本性的滋生發展提供了條件。在這種環境下,必然會產生壟斷信息甚至發布虛假信息的現象,人為地更擴大了信息不對稱,某些示范效應也使得信息越來越不對稱。
第二:在改革開放以前的許多年里,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各種信息幾乎全部由各級政府掌握,用計劃調節,所有信息都必須是政府行為,信息是比較完全對稱的,因此計劃經濟體制下,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比較少發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不再干預,只是靠市場機制來調節,而市場機制又是一種滯后反應,滯后調節,這就必然產生信息不對稱,所以,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經濟與之俱來的產物。
四、高校專業設置中的信息不對稱
高等教育專業設置是一項以高校為核心,社會發展為方向,市場需求為杠桿,在國家宏觀政策調控、指導下的一項系統工程。目前,他們之間存在著諸多信息不對稱狀況,使之不能與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性協調、相適應。
1.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發展之間信息不對稱
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的目的是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合格的、有用的、具有較高層次的人才,要勝任這樣一個任務,高校就必須想方設法了解社會的發展方向,同社會產生交流,與社會零距離親密接觸。但是,現實中許多高校忽視了專業設置的重要性、嚴肅性以及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不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社會的發展信息,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信息,在專業設置上往往是急功近利,趨熱避冷,眾多院校一擁而上都爭相設置雷同的專業,如此行為,在短期競爭中確實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然而從有利于社會發展的觀點看,在專業設置信息不對稱的環境下,高校不能及時地進行專業調整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好后續儲備,最后只能是表面上的人才過剩,造成教育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浪費,直接影響和制約制約著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