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研究
1999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又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令全國教育工作者群情激奮,使每一位教師深感肩負使命的艱巨和光榮。素質教育的職責落在中學階段的物理教學中,由于物理學科是集思想、方法、實驗于一體的先導學科,所以在人類正確的自然觀、世界觀、方法論的形成和發展中,起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高師物理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中學物理教學的后備生力軍,要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全方位高質量地推進素質教育,就要在高師物理教育專業學生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的畢業生,這關系到以后素質教育能否順利地進行的重大問題。
一、正確認識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含義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使他們迅速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創造性,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成長,同時有利于各個領域拔尖人才一的成長。應試教育則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單純為應付考試,爭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學率。它偏向少數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教育內容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和生產勞動教育,忽視能力與心理素質培養,只重視知識傳授和培養;學生課程負擔過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素質教育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只是面向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二是促進學生德、智、美、勞等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發展應試能力;三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不是被動學習,機械地接受知識,要學活,提高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實施素質教育,轉變教育觀念和創造必要的條件是前提;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關鍵;改革課程和教材是核心;優化教學過程,改革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重點。作為高師物理專業學生應全面理解素質教育,加強自身學習和修養,增強適應能力,根據物理教學的特點,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高動手操作和實踐的能力,為將來從事物理學教學,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莫定深厚的基礎。
二、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型人才觀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時代的需要,是為了克服當前教育中的種種弊端。高師物理專業學生應該在清楚理解素質教育的含義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沿著素質教育的方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摒棄重知識,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重理論,輕實踐;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重統考科目,輕非統考科目的教學;重考試成績高分,輕整體素質提高等等陳舊的教育觀念。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特別是師范專業的學生,對成才的概念應該有新的認識,不能只是理論知識學得好便是成才,道德品質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思路寬J’一、實踐能力強、具創新能力等也同樣重要。此外在教學基本功如口頭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寫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演示能力等等,素質教育也都提出較高的要求。
三、適應高師教學模式,發揮自身能動作用
高師的教學模式與中學的教學模式不同,各高師院校間的教學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別。這樣的差異一方面是由于中學教學與高師教育培養的目標不同,教學模式,要求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各高師院校間除部分專業必修課程相同外,在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課堂結構等方而,也會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來實施。作為高師生應培養自身創造性學習的能力,發揮自身能動作用。保持濃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敢于提問,即使遭到譏笑也不在乎、,學習講求效率,能保持穩定的學習情緒。學習時朝氣蓬勃,不怕困難,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對事物的觀察要細致,勤于用腦,對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不要滿足于知其一。理解問題要深透。加強自學能力,自覺探討問題,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善于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應該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清楚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物理結論的來龍去脈,學好物理學科所應備的數學知識。把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木思維方法落實到位。
四、增強理論聯系實際意識
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學學科教學的共性任務,當然也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任務。物理學與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高師物理專業學生既要建立系統的物理知識網絡與學科能力,同時也要具備運用物理知識解釋或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有許多涉及物理知識的現象,這些現象雖然不是都能夠轉化為中學物理問題,但其中相當多現象可以轉化為中學物理問題,應該多去收集、整理,形成一種良好的意識,為將來的教育教學準備一定的素材。在收集素材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具有鮮明的生活氣息,突出應用背景,為絕大多數學生所熟悉;二是所應用的物理知識和能力與中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層次相適應。
五、加強物理實驗的操作訓練,提高普通物理實驗操作的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這是由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育目標所決定的。實驗教學無論是學習知識或是培養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原理、規律及結論均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歸納而得出的二通過做實驗,觀察物理現象,進行分析、處理可促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加深對物理概念、原理、規律的理解。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高師物理專業學生要清楚地認識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所起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應該加強普通物理實驗的操作訓練,熟悉每一種普通物理實驗的實驗儀器,能夠正確地使用測量工具和讀數記錄,知道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明確測量規范和最小刻度的正確測量,準確讀數。對每一個實驗能掌握實驗原理;能正確安裝實驗儀器,熟悉操作全過程;能預測實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現象,并能對現象進行分析;能對實驗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推理,總結歸納結論等。能夠清楚實驗過程應注意的事項,提高普通物理實驗的演示。操作能力方而,具有中學物理實驗中必備的基本實驗技術,對中學物理實驗中一些重要的、難度較大的演示進行深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