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目前,學界就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狀況缺乏深度調研。且在對城市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現狀的測評過程中,往往存在過多地關注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與使用、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次數等“硬”性指標的考察和統計,未能堅持以公眾為導向,未能把公民的滿意度評價(或者說顧客的感知評價)作為“軟”指標納入城市體育公共服務評價范疇。因此,我國城市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現狀評價研究仍需進一步完善。
正因為公眾乃政策產出之直接受益者,公眾(顧客)的滿意度測評也具有較大的可操作性。因此,本文在對廈門市群眾體育開展現狀、廈門市體育場館資源建設及使用調查基礎上,對廈門市不同階層市民體育公共服務滿意度進行全方位調研。
旨在了解廈門市體育公共服務真實狀況,關注廈門市體育公共服務進程中市民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城市體育公共服務質量的提升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政府公共服務管理和決策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廈門市相關體育場館資源及18歲以上不同階層市民。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本文部分公共體育場館、群眾體育活動開展相關數據,取自《廈門特區年鑒》《廈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廈門市統計局網站、廈門市體育局網站及其他相關政府部門網頁上所公布的統計數據和信息,重點了解可直觀量化的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狀況。
1.2.2問卷調查法
結合機構檔案,筆者設計了2份調查問卷:廈門市城市體育公共設施的配置、管理及使用情況(主管領導問卷);不同階層市民城市體育公共服務綜合評價(市民問卷)。目前,廈門市人口約為308.2萬,島內2個區、島外4個區,共34個街道辦事處。為了較客觀地反映廈門市公共體育服務實際狀況,本文采取了分層(類型)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辦法,分別在這6個區中選取了商業區、高校、交通樞紐、市圖書館、社會保障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等人流密集區進行隨機抽樣。共發放滿意度問卷1050份,獲得有效問卷1002份,有效問卷率為95.23%,發放時間為2010年7月初至9月中旬。以地域為基礎,結合群體結構進行抽樣,保證了地域代表性,也確保了調研結果的準確性和覆蓋面,調查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3數理統計法
使用SPSS12.0統計分析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在數據處理過程中,主要進行頻數分析、相關分析等。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公共服務的內涵與外延
目前,國內對體育公共服務概念的理解主要有3種:過程說、產品說和活動說。相比而言,過程說不僅體現在服務時間的延續性上,還體現在空間的完整性上,因此,過程說更為合理也更為全面。體育公共服務即政府、企業或第三部門等供給主體為滿足社會成員體育需求而提供的體育公共產品的一個過程,它不僅關注體育公共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更為關注的則是體育公共服務的效果、進程及其群眾滿意度等…。
從宏觀角度看,競技體育、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均屬于體育公共需求范疇。體育公共服務不僅包括社會體育、競技體育,甚至還包括體育賽事承辦、體育產業、體育指導、體育信息服務和體育對外交流等多個領域、多個方面。在體育公共服務研究領域,作為“硬”指標,群眾體育開展、城市體育公共設施的配置及使用情況,往往是過去學者研究或地方政府一直關注的幾項重要指標。
2.2廈門市體育公共服務“硬”指標的調研結果
2.2.1群眾體育活動開展情況
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廈門市已基本形成“市一縣(區)一協會一社區一單位”五級全民健身體系,發展了羽毛球協會、乒乓球協會、健身協會、自行車協會、老年人武術協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24個單項體育協會和25個體育俱樂制…。
2002年,廈門市在社區、鄉鎮、公園內新建全民健身路徑39條,區屬健身網點18個,并在環島路和鼓浪嶼設立了4個海濱浴場救生站,全民健身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以市、區、街道行政為主導,社區體育協會、俱樂部具體運作的社區體育組織體系更加完備。2005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繼續向廣度、深度推進。2010年,在制定了《貫徹(普通人群體育鍛煉標準)實施辦法》的同時,積極著手建設國民體質監測組織網絡,全年組織了一定規模全民健身活動600余場,參與市民達數100000人口】。截至2010年,廈門市基層體協組織已有675個,社區老年體育組織150多個,晨晚練點330個,共有晨練輔導站115個。
2.2.2體育公共設施建設與使用情況
就體育場館建設而言,自2000年以來廈門市政府對體育設施的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新增體育場地數和場地面積也呈不斷上升趨勢,特別是伴隨福隆體育公園、嘉庚體育館、廈門奧林匹克網球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的相繼完工和投入使用,廈門市體育場館建設狀況更是得到了明顯改善,投入資金從2000年的926萬元增至2010年的8580萬元,體育場館數和面積也分別從2000年的71個、9.5萬m2逐步增加到154個、23.43萬m2HJ。總的來看,“十一五”期間廈門市政府在改善民生、切實履行體育公共服務職能方面成績顯著,體育的“硬件”設施建設明顯改善。
在調查中也發現,盡管廈門市城市體育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目前真正用于城市體育公共服務的體育場館資源并不多,且存在場館資源利用率低、居住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不全及體育公共服務積極性不高等諸多問題。
2.2.2.I現有公共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