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計算機
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都在修改文章上肯下大功夫。
但小學生在完成習作后往往不愿進行修改。經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文章寫好后不知如何修改,也有一部分學生對反復看自己的文章覺得厭煩。為了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我嘗試把計算機引人作文修改教學中,努力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會作文的修改方法,養成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從修改句子人手
每個基本的句子都是由一個個詞語組成的。句子中出現錯字、別字或詞語搭配不當等毛病都將影響文意的表達和文章的質量。所以,對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的培養須先從修改句子人手。我把學生文章中容易寫錯的字詞收集起來,編成計算機程序,讓學生在計算機上辨別、修改。
學生坐在電腦桌前,以良好的心態進人“文字游戲”。首先出現的是“第一關錯別字大戰”。第一小題出現六個詞語,顯示:“哪幾個是有錯別字的詞,請找出來。”學生解答時只要使用鼠標器,對準錯的詞,單擊一下就可以了。一小題做完,電腦就會顯示分數,學生對自己的解題是否正確立即得.到反饋,矯正后接著做下一小題。做完一題又一題,終于闖過了第一關。這時,屏幕上出現了學生喜愛的圖案及字句“你勝利了!”來表示祝賀。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然后興奮地進入第二關詞語搭配關、第三關標點符號關、第四關病句修改綜合關。整個練習過程中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自覺學習,收效很大。
2.以提供修改的文章引路
學生拿到一篇文章,修改時常有無從下手的感覺,需要老師及時指點。我把學生帶有共性缺點的習作輸入電腦,為學生提供需修改的文章,教給修改的步驟。我告訴學生:文章的修改包括內容和技巧兩方面。修改文章首先要從內容上考慮,看它思想是否健康,敘述的事是否真實,要把失真之處改得合乎實際,把提法不當之處寫得得體。其次從技巧方面細細修改,看文章的層次、句式、修辭、用詞等,使文章的內容更充實,語言更規范、生動,中心更明確。在學生修改時教給他們在計算機上修改的方法。如在文章材料的安排上,找出跟表現中心關系不大的句子,刪除多余部分。在學生找出有關句子以后,利用塊刪除;文章段落安排上層次顛倒的,則利用塊移動,把次序調整過來;個別字詞及標點的修改,可在修改狀態下對準要改的字或標點直接修改;需要寫具體的段落,可在插人狀態下打進去。一篇文章,從內容到技巧一步一步指導,一項一項修改,學生邊聽邊記邊改,邊理解邊操作,手腦并用,原來作文講評課的那種只聽不動手的僵局打破了,學生人人參與了學習活動,個個動了起來。
3.學生練習時給予提示
每個人的能力發展是不平衡的,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個過程。因此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也應逐步培養。讓學生修改文章,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出“請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就完事,而是應提示修改內容,為學生提供修改方向,由易到難,逐步幫助學生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如進行“段的游戲”,第一題,計算機會顯示一段文章及要求:“在上面這段話中,有一個詞用得不準確,請你把它改正過來。”當學生把光標移到用得不準確的詞上,在改寫狀態下打入正確的詞,計算機會立即評判答案,若正確,會及時給予表揚,進而進人下一步的學習。
若不對,游戲無法繼續,學生可舉手請教老師,老師給予個別指導。一題一題下去,難度增加。計算機顯示一篇文章后出現了修改要求:①去掉與這段中心無關的語句;②修改不通順的句子;③改正這段話中的錯別字。這為中等生提供了練習的機會,讓他們也“吃個飽”。在修改操作中,成績優秀的學生、一般的學生及較差的學生,他們都學有所得,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
在以上訓練的基礎上,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修改能力,這時,可讓學生基本獨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了。實踐表明,通過這樣訓練,學生修改后的作文,大多中心突出,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句通順,標點正確,錯別字少,達到了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