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文體相關
摘 要:科技管理體制創新關系到科技工作全局,關系到科技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問題。本文從詮釋科技管理的內涵出發,分析了當前科技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提出了科技管理創新的三大路徑選擇,即:建立合理的資源配置機制;建立科學的項目管理機制;整合創新資源,構建結構合理的科技管理體系。
關鍵詞:科技管理 體制創新 路徑選擇
進入21世紀,科技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的關鍵,成為決定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體制是否合理,關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認真正確貫徹,科研機構和隊伍的潛力能否充分發揮,科技規劃、計劃能否順利實現。筆者通過分析當前科技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以期為提高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資借鑒的參考。
一、科技管理的內涵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 在1987年的報告中將科技管理定義為:科技管理是一個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規劃、發展和執行,并且用來規劃和完成組織營運以及策略目標的跨科別領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勵創新,促進經濟成長和增進全人類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質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設計等,長期的科技管理內容則包含了整體性、策略性的科技預測與規劃。
科技管理是一個整合了各種專業領域,諸如科學、工程學、企業管理等跨領域的學科,其影響組織的研發、設計、生產、營銷、財務、人事以及信息等各個不同功能部門的活動,包括組織的日常運作以及策略規劃。
二、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科技管理體制,是科技活動的組織結構、管理體系和制度的總稱。我國原有的科技體制存在著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的現象,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發展到今天,仍然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包括科技管理體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結構,科技資源的使用和監督等,這些都是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源配置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科技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二)決策機制不適應科技創新的需要。宏觀調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經濟在國家層次上的決策機制中存在許多弊端;缺乏高層次的科技決策咨詢、評估、監督機構,不能就科技發展的總體設計、戰略重點提供政策建議與咨詢意見。
(三)自主創新不適應科研活動的特點。各創新主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難以激發,無法適應科技創新的規律。
三、現行科技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現行科技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科技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這主要表現在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到30%,高新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獨立于企業之外的科研開發力量過多,企業內應用研究僅占全國總量的約10%,大大低于美國80%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內部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獨立科研機構的大量重復設置;科技人員難以流動,難以進入企業和市場。
四、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選擇
分析我國目前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變遷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決好這些科技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我國經濟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創新促進發展的良性軌道。為此,筆者就改革我國科技體制機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徑選擇:
(一)建立合理的資源配置機制。
一是梳理各部門科技管理職能,歸并整合,防止交叉。二是完善與強化宏觀科技協調機制。建議加強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在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與規劃、科技政策和重大科技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等方面更多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國家科技行政部門可作為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負責協調相關各部門貫徹科教領導小組的決策。 (二)建立科學的項目管理機制。 一是與科技相關的政府部門主要負責立項決策與項目驗收,不再直接分配項目。二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基礎上建立國家科技基金委員會,將原有的科技攻關、重大專項等科技計劃一并納入國家科技基金委員會管理。三是建立獨立的國家科技項目監督評估委員會,由科技、產業、政府等方面相關人士組成,對項目的決策、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對項目的科技價值和經濟、社會效益進行評估。 (三)整合創新資源,構建結構合理的科技管理體系。
科技管理體制的創新,從其核心內容來講,主要是設定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如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理清政府、市場和科技創新主體的定位與功能,整合創新資源,形成創新價值鏈。在創新科技管理體制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確立政府與市場在科技發展中的職能界限,通過立法維護科學技術活動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種經濟手段引導科技發展方向及社會資源配置,確立國家在重大平臺技術、共性技術、公共技術領域的供給作用,確立國家宏觀科技管理制度,規范科研機構體系。建立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分工合作、聯系緊密的創新體系,構建具有靈活的、可調整的科技宏觀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