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電影電視
我們知道,許多電影都有它的基色,例如:張藝謀《滿城盡帶黃金甲》里的金色,陳凱歌《黃土地》里的黃色,呂克貝松《碧海藍天》里的藍色。這些基色不僅在電影中占據了主要的篇幅,而且還與電影所表達的主題和傳遞的情感一致,所以我們也稱之為電影的主題色。就用色大小方面來說,主題色一般占據一幅影視畫面的一半以上,而且多以自然風景為背景色,如碧藍的大海,翠綠的草地,蓊郁的森林,蔚藍的天空。從頻率上來說,主題色一般都反復出現,一來加深觀眾的印象,二來,強調一種情感的循環往復。同時,這些基色都有它的象征意義。
此外,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擁有顯而易見的主題色,而且還應該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點綴色。所謂點綴色的主要作用是從側面烘托主題、輔助主題與促進感情的升華。例如《罪惡之城》里血紅的嘴唇與鮮血,《泰坦尼克號》里的那顆湛藍的海洋之心。
在用色大小方面來說,點綴色的面積一般都是比較小的,多以小物體的形式出現。在時間上來說,點綴色是較少重復的。最后還需注意一點,主題色與點綴色并不是完全相異的顏色,有時候一種顏色可能既是主題色又是點綴色。
由此我們可以把《情書》里的顏色進行分類,黑色、白色與黃色是主題色,灰色與粉色是點綴色。
一、白色——純潔,表現方式——白雪
如果有人問我情書,是什么顏色,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白色。白色是該影片的底色,也是影片中最具有象征意義的顏色。
它出現在影片的現實場景中,用來與回憶場景相區別。所有的故事都與那片白茫茫的大雪有關,它規定了地點是雪地,時間是冬季飄雪的時候。因為白色在這里給人的感覺是清新動人,干凈純潔,同時也象征著男女主角初戀的純潔與美好,一是男藤井在學生時代對女藤井的那種暗戀的純潔,二是男藤井的未婚妻對男藤井的那種眷戀之美好。初戀的愛情是最單純的不帶絲毫雜質,就如同白雪一般。
二、黑色——死亡,表現方式——喪服
黑色往往使人聯想到死亡、憂愁、神秘,給人低沉、凝重、莊嚴的感覺。在本片中,黑色的主要作用有二:一是敘事功能——即敘述死亡;二是情感表達作用,渲染哀傷氣氛。如在本片開始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黑色,這種黑主要是通過悼念的喪服與灰黑的墓地表現。接著我們的腦海里馬上就會聯想到死亡、喪禮、追悼等詞匯。而且,我們可以推測這場戲應該發生在墓地,故事的內容可能是某人去世了。于是,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沉重起來,不知不覺就陷入一種哀思。因為影片的一開頭就宣告了男藤井的死亡,為本片渲染了一個悲傷的基調,同時也吸引我們繼續往下看。又如,本片第二次用黑色敘述死亡,是描述女藤井的父親之死,也是通過黑色喪服表現。女藤井和她的媽媽和爺爺,都穿著一身的黑衣,這大概發生在她的父親離世不久。總的來說,該影片里,黑色帶有濃厚的死亡色彩。
三、黑與白的交織
在本篇中,黑與白并不是單獨出現,而常常是交織相伴出現的,白色的雪地是背景,給人安靜的感覺,因為物體的屬性就是靜止不動的。黑色是畫面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人物的服裝上,而服裝又是附著在人物上,人物是活動的,顏色也是動態的。特別是在影片的開始,女藤井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緩慢行走的過程,人物由大到小,逐漸變成一個小黑點。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張靜止的圖片,而實際上整個畫面里只有一小黑點在移動(女主角渡邊博子在雪地里行走)。這時的機位是不動的,也就是說在長達近一分中的鏡頭里只有一個景別。從視覺上來說,黑白搭配給人強烈的對比,使人印象深刻。從情感上來說,黑白交織,一些明亮,一點黯淡,一些清新,一點哀傷。這種哀傷,不是整篇的渲染,而是夾雜在美好和光明之間,但是效果卻比那種直接奮力的渲染好得多。
四、黃色——經典回憶現實,表現方式——火光陽光燈光
我們知道黃色給人溫暖、幸福、溫馨的感覺,它就像回憶里舊照片的顏色,也是明天太陽升起的顏色。本片故事采用插敘的敘事手法,內容交織著回憶與現實,而且都以黃色為主色調。
值得注意的一點事,過去的那種黃色與現實的黃色還是有差別的,過去注重回憶,仿佛黃色上面蒙了一層薄霧;現實注重明朗,色彩比較清晰明亮,突出一種現在意識。例如影片在描繪博子與秋葉的愛情時,就出現過火光的這種黃色。在嵌入這種顏色時,導演也做了精心的考慮,因為秋葉是從事玻璃工藝制作的,所以嵌入火的這種顏色也比較自然。還有一次是在影片快結尾的時候,在大雄家里,燈光是黃色的,火爐也是黃色的,整個小木屋也是黃色調的。這時,正是博子向男藤井告別走向秋葉,是她和秋葉愛情發展的另一階段。這些大部分是與現實聯系的黃色,而與回憶有關的黃色主要是陽光色。
仔細觀看本片可發現,影片中的回憶大部分是有陽光的,例如少年男藤井在窗戶旁低頭看書,淡黃柔美的陽光照在他俊美的臉龐上,這個鏡頭堪稱是本片的經典。又如,在停車棚里,女藤井用手發動自行車的車燈微弱的燈光由弱到強,再由強到弱,這種變化的過程就像青春期情愫起伏一樣,既大膽又羞澀,時而充滿活力,時而低落失望。再如,少年男藤井的惡作劇,他把紙口袋套在正在騎自行車的女主角的頭上,這場戲的背景也是金黃色。這些金黃色,有點模糊,但又很明朗,模糊的是回憶,明朗的是經典。
五、灰色——渲染憂郁惆悵,表現方式——煙霧雪花
總的來說,灰色在影片中的表現比較模糊,比較難發現。一是在本篇開始時,在墓地,雪花飛舞的時候,雖然雪花是白色的,但下雪的時候,雪地是白色的,空中飛舞的雪花卻類似于灰色。
我們不得不懷疑導演的用意,為什么選擇下雪的時候拍戲,個人認為,雪花整體上給人灰蒙蒙的感覺,讓人聯想到憂郁惆悵。另外還有一種灰色,就是煙霧,例如女藤井和爺爺在燒樹葉的時候,人物在室外呼出的熱氣息都是一種灰色。可以這么說,這種灰色經常出現在影片中,且很難被人發現,就如同本片中的那種憂郁氣質一樣,淡淡的,模糊的,卻怎么也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