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高等教育 ? 正文

公民教育和國民教育的認同與教育

2021-4-10 | 高等教育

 

公民教育和國民教育是現存社會中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歷來都非常重視的一種基本教育,其教育的成效直接影響和決定著該國或地區公民在國際生活中的地位和聲譽。香港回歸中國以后,針對原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整和創新。回歸前港英政府在港推行疏離式的子民教育,回避“國家”、“民族”等觀念,導致香港青少年在思想上缺乏國家民族意識。因此,香港特區政府和相關部門在公民教育問題上,著力彌合長達150年英國殖民統治造成的香港與大陸的裂痕,滿足廣大香港居民“尋根”的要求。特別是在青少年公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先后經歷了一個從普通公民到中國國民,再從中國國民到優秀公民的教育歷程。

 

一、從公民到國民:國情的認同

 

“回歸”不僅是土地的歸屬,更重要的是人心回歸及民眾身份的重新定位。香港回歸前,港英當局對香港居民推行的是一種疏離國家的子民教育,這種教育缺少國家和民族的觀念,實質上是一種服從于殖民統治需要的奴化教育,它以培育“世界公民”為幌子,卻讓公民對自己的祖國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完全淡化了中國國民意識。因此,香港回歸后,擺在特區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讓香港民眾重新對自己的國民身份進行定位,對青少年進行特殊的公民教育。回歸十多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為了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和公民觀,更準確、更完整、更系統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國情,感受和體會“一國兩制”,更好地完成從公民到國民的轉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育框架———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

 

鑒于回歸前港英當局對香港民眾實行的淡化國家和民族意識的教育,早在回歸之初,特區政府就把突出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國家意識,讓廣大青少年較快地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作為公民教育的重要內容。香港首任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在1997年7月1日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提到:“香港與祖國一脈相連……熱愛國家,熱愛民族……重新接上中華民族的根……”香港教育評議會建議,1997~2007年間,公民教育的重點應著意于民族情感和國家情懷的培養,以便進一步融入中國社會。1999年,特區政府制定《21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的咨詢文件,提出教育要培育一群對社會、國家、民族作出承擔和面向國際社會的國民。2001年,一份對香港未來十年課程發展方向有決定意義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的文件,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是香港未來的課程發展需要推行的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強調要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等重要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民身份認同的中國公民。2002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頒布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提出要培養積極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責任感、尊重他人、國民身份認同及承擔精神”等。2006年,香港政府成立了國民教育中心,專門負責推動中小學生的國家民族意識教育。2007年10月,143名香港中學生被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委任為“國民教育大使”,負責在校內宣傳國民教育概念,推廣全港性的國民教育活動,以增強年輕一代的公民意識[1]。將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納入教育框架,有效地促進了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并逐步演化成對國家的強烈歸屬意識。

 

(二)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

 

香港在回歸前,年輕人普遍對國家和民族了解不足。當時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的重點,都集中于學科知識探討,較少將“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作為發展方向,香港青少年對自己國民身份的理解比較模糊。香港回歸之后,特區政府堅定地認為,國民教育應從小做起。因而要求教育統籌局著力提高學生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鼓勵學生繼承中國的文化優良傳統,培養學生的愛國心,期望他們為國家作出貢獻,社會也開始期望年輕一代能夠逐步形成清晰的國民身份認同,并為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作出貢獻。近年國家的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的焦點,也為香港國民教育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近年來的課程改革強調了培養學生民族認同的重要性。例如,將“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于貢獻國家和社會”列為七個學校課程宗旨之一;將“國民身份認同”確立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五個優先培養的價值觀之一,并提出“國民身份認同”作為其中一個首要培育的價值觀,從認知、情感與實踐三個層面,積極推動國民教育。

 

1997年,香港教育署改革小學階段課程,設常識科,將以往的社會科、科學科和健康教育科合并成為一個綜合學科,增加了有關香港、中國內地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等內容,包括六個學習范疇。其中,第五個范疇為“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主要講授中國地理、歷史和中華文化,幫助學生認同自己的國民身份,培養對民族和國家的歸屬感及責任感。從1998年開始,將普通話列為小學的核心課程之一,更廣泛地使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同時,將中國歷史作為學校科目,重編教科書以反映政治現實。1998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訂了中學公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專門設有“國家民族社會范疇”的內容[2]。2009年推行新的高中課程,加強學生認識及認同國民身份的學習元素,如通識教育科的必修部分設有“現代中國”的學習單元,涵蓋“中國的改革開放”及“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兩個課題。地理科、歷史及中國歷史科等選修科目,也從不同角度擴展學生對國家的認識。

 

從臺灣學者陳鏗任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香港的教科書中對學生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民族知識培養,主要目的在于告訴學生作為中國人的事實、中國目前的現狀、中國與香港的關系等,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對祖國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告訴學生,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現代化建設,中國日益發展成為世界強國,從而激發學生對祖國強烈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對民族國家的理性認同。不同團體的調查顯示:香港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一直在穩步提升。根據大專院校調查,推行課程改革以來,大約85%小學生、70%中學生在國民身份認同方面已有長足進步。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 日韩中文字幕a | 精品三级内地国产在线观看 | 上海麻豆文化传媒网站入口 |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色多多视频成人影院 |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 国产草比 | 一级毛片大全 | 六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黄色大片网站 | 可以直接看的黄色网址 |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69 | 久久中文字幕网站篠田优 | 综合久青草视频 | 欧美日韩大片在线观看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亚洲欧美韩国日产综合在线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16 |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深夜偷偷看视频在线观看 |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99久久国产免费福利 | 嘿嘿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 色 | 91香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伊人网影院 | 2022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色婷婷.com | 国产精品外围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3 | 午夜久久免影院欧洲 | 朴妮唛禁福利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