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文學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它體現的是一種靜態美。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體現的是一種動態美。靜與動,很難真正達到一個完美的結合。同樣,文學與體育,一個是語言文字的藝術,一個是身體運動方面的學科,看起來似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毫不相干。
但是我們知道,體育是一種社會現象,體育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我們完全可以用文學來表現體育。鑒于此,體育文學應運而生,通過體育文學,使動靜相異的文學與體育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一、體育與文學關系的表現形式及其起源
體育,無論是在古希臘,還是在現代,跟文學之間的聯系都是非常緊密的。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體現了兩種價值訴求:一是對人自身的贊頌,二是對未來的理想和渴望。從這點來看,體育和文學藝術從本質而言是相通的。體育不只是比賽、對抗,更是溝通、磨合。用體育來溝通,來創造一種和平的氛圍。這與文學所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體育文學能夠將體育運動中的瞬間輝煌,轉變為永恒之美,不僅能抒發出自由體育運動激發的情感,而且能揭示體育與社會更深刻更復雜的聯系。
有人曾考證過,我國古代文學典籍《詩經》中,有不少反映商周時期中國人的體育生活的,中國歷代的筆記、小說甚至是詩中,也都有不少反映體育生活的記載,如《水滸傳》中,對宋代的蹴鞠、相撲等就有細致地描述。西方文學經典《荷馬史詩》中,也有許多對拳擊、摔跤、賽跑等比賽場面的紀錄。早期人們通過文字記載的方式,把體育活動表現出來,可以說,這就是早期的體育文學的雛形。
二、體育文學的發展及現狀
體育文學的發展從遠古時期的對體育活動和體育生活的簡單記錄開始,到如今體育報告文學、體育傳記文學、體育詩歌、體育小說、體育網絡文學等各種形式的體育文學紛紛出場,經歷的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近百年來,出現了大量的與體育有關電影和文學作品。
比如曾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火的戰車》,描寫的是奧林匹克運動;比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杰克倫敦寫拳擊運動的《墨西哥人》等都非常有名。而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我國以體育為題材的體育文學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它以多種多樣的文學形式,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以及高超的體育技巧、勇敢的拼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事業迅猛發展的見證。可以說,在我國體育文學的發展史上,出現了一大批的優秀作品。
從1985年至1989年,體育文學的發展步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體育文學創作也以高度的自覺走向了文化層面。突出的表現在體育報告文學的創作達到了巔峰,出現了《中國體育界》、《兵敗漢城》、《棋王》、《5•19長鏡頭》和《強國夢》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與此同時,與體育有關的小說、詩歌也出現了一批優秀作品。
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科學文化的發展,體育文學與網絡結下了不解之緣。大量的體育網絡文學寫手及作品出現,誕生出了很多雜文式的體育評論和日益繁榮的網絡原創體育文學,其中也不乏極具影響力的作品。比如楊杰的中國第一部“長篇足球小說”《假球》、黃健翔《我心目中的最佳陣容》、徐坤《期望爆出冷門》。這些體育文學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了此時廣大民眾對體育的強烈熱愛和體育的迅猛發展。
可以說,體育文學伴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曾經有過它無比輝煌的歲月,出現過許多優秀作品,名噪一時。今天,社會環境的改變使得體育文學發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巨大變化,體育文學不斷地邊緣化,體育文學的形式和內涵已經面目全非。我們只能看到賽場上的體育在不斷的發展壯大,而文學上的體育卻出現了一個斷層,體育文學創作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我們多少年的夢想終于如愿,全民歡呼雀躍,世界為之喝彩。我們的體育事業終于上去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注目和認可。可是,當我們放眼文學界時,卻發現體育文學已經遠遠落后于體育的發展了。在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時,有多少與之相襯的體育文學作品能夠同時出現,從文學的角度闡釋體育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反思。盛世出佳作,如今,我們的體育事業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全世界都為我們矚目。作家在致力于其它領域題材的文學創作的同時,不應疏忽對體育文學的耕耘和開掘,體育文學的創作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三、促進體育文學更好地發展
我們如何能在把體育事業推向繁榮的同時,也讓體育文學與體育事業舉頭并進呢?這其實是體育界和文學界都應該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如何站在世界的高度,深入地去挖掘運動員靈魂深處的東西,去發掘體育本身對人類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歷史的、生命的、人性的、社會的多層面去解剖體育的精神內涵,把體育賦予更多的人文內涵,進而拓寬體育文學的深度和廣度,促進體育文學更快、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一是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審視體育、剖析體育,在關注國內體育事業發展的同時,去感受世界民族體育的不同特點。體育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事業,我們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國內,同時也應該站在世界的角度,去關注世界的體育,關注別的民族的各項體育事業。只有這樣,我們的體育文學作品才能擺脫其狹隘的局限性,更加氣勢磅礴,更加大氣。
二是不僅要重視專業體育比賽,還要深入各民族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現場。體育不只是比賽,不只是輸贏這樣簡單的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理想是為了達到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之間的磨合,用體育來溝通,來創造一種和平的氛圍。假如作家們只蹲在各大專業體育賽場,而不深入到人民當中,去感受世界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體育活動、風俗和文化,那么我們的體育文學發展顯然是片面的,不能真正反映世界體育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