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管理相關
隨著教育部等6部委“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啟動,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經費,在各地建設了一批實訓基地。如何最大程度的發揮這些實訓基地的效益,建立共享模式下實訓基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經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常州大學城數控實訓基地是在國家教育部、財政部、省教育廳、常州市政府關心和支持下建設起來的。基地由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牽頭,六所院校共建共享。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6所院校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是大學城內首個以實質性共享為目標的改革試點項目。
目前基地一期建設項目投人1300萬元,其中國家財政部投人500萬元。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實訓基地,使得更多的學校可以共享,最大程度發揮基地的效益,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江蘇省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同志在視察基地時指出:“共享”就是要重大限度地打破原來部門分割的單位所有制。單位所有制是一個非常落后的所有制,它既不是公有制,也不是私有制,它是非常落后的所有制,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低水平重復建設。走資源共享的道路,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學資源的優勢,對高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確保共享目標的實現,大學城內各院校以原有質量較好的數控設備作股投人實訓基地。凡是數控實訓基地已有的設備,各院校一律不再添置。基地向社會、企業和國內外的各類科技、企業、教育機構全面開放,實現城內、城外學校以及社會的全面共享。數控實訓基地由我院負責管理,實訓和技能鑒定費用由我院按非盈利的原則制訂,交城內其他院校協商,達成一致后實施,所有實訓和技能鑒定費價格交大學城建設指揮部備案。
一、基地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常州大學城數控實訓基地要增強主動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全局意識,通過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邊提高,在各兄弟學校的理解、支持、配合和幫助下,對現有資源優化整合;要不斷完善內部機制,理順外部環境,逐步建立起“精簡、高效、科學”的管理體制,形成“產權明晰、管理科學、權責統一”的運行機制,建設成國家示范性數控技術職業教實訓基地。
基地的任務是:
1、提供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所。把部分傳統的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變成“教、學、做”相結合,提供課程與課程群整合訓練的環境,強化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2、為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核提供條件。
3、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發展個性和特長創造條件。
4、為教師提供相應的研發場所,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動手能力,為培養“雙師型”教師創造優良的環境。
5、成為校園內的教學工廠,建成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職業技能鑒定基地;成為職前職后培訓基地,為在職人員和社區居民敞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的大門。
二、管理模式
常州大學城數控實訓基地實行“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統一規劃、分層管理、市場運作”的管理模式。基地由牽頭單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負責設備的投人、管理和日常運行。
1、為確保共享目標的實現,常州大學城各共享學院協助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做好實訓基地建設和各項管理工作。常州大學城各學院聯合組建一個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的領導小組,該領導小組由各學院委派一名代表組成,定期召開會議,并向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就數控技術實訓基地建設和管理提出建議。
2、為了提供辦學效益,培養雙師型人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將數控實訓基地與校辦廠—常州高壓電力設備廠結合,掛靠在機械系,數控基地主任兼任機械系副主任和常州高壓電力設備廠廠長。
3、實訓基地主要承擔學生實訓、社會培訓、各類人員技能鑒定、對外加工等工作:學生實訓的計劃由輕院教務處下達;社會培訓的計劃和各類人員技能鑒定的任務由輕院繼續教育部下達;對外加工業務由高壓電力設備廠負責;
4、輕院有關部門在對實訓基地進行管理和監督的同時提供服務:教務處負責對基地實習教學的情況進行管理和考核;繼續教育部負責對基地社會培訓和技能鑒定的情況進行管理和考核;設備處負責對基地設備管理、實訓場所進行評估和考核;基地負責實習材料、刀具和機床附件等物品的管理,負責設備的日常保養、保潔和維護,保證設備完好率,并做好物品進出登記和設備使用臺帳。基地對設備故障要及時修復,沒有能力修復的要及時與機床生產廠家聯系;財務處負責對基地的財務進行管理。城內各院校實訓和技能鑒定費用的結算、社會人員數控培訓和技能鑒定費的收取,以及對外加工費用的結算統一由財務處辦理;審計處負責對基地收支的情況進行審計;基地教師負責實習材料、刀具和機床附件等物品的管理,要求物品進出有記錄,每年底接受;科技產業處負責與企業或科研機構聯系,承接縱向和橫向科研項目,交基地開展研究,并對基地生產情況進行管理和考核;
三、運行機制
1、在每學期末,城內各院校教務部門向我院教務處提交下學期本校進人實訓基地的實訓計劃,由我院教務處統一安排后向實訓基地下達指令;2、實訓基地為每個前來實訓的班級安排2一3名實訓教師,各校按照規定,再為每個班級另配備1一2名實訓教師共同完成學生實訓任務;3、常州大學城各共享學院在每學期最后一個月內或每期培訓結束前按商定的標準向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支付管理費、耗材費等培訓費用;4、實訓基地根據繼續教育部下達的社會培訓和技能鑒定任務,做好工作;5、實訓基地在完成學生實訓和對外培訓工作的同時,積極承擔企業的加工業務,以降低實訓基地的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