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理教學論文
一、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打破教學時空限制,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于高中物理教學而言,教學重點、難點突破是教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對于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重要時期的高中生而言,其物理學習必須通過觀察、操作、感知、思維等心理活動形成認知結構,這就使得借助直觀形象成為發展抽象思維的便捷之路。由于高中物理的許多重點、難點內容直觀不足抽象有余,因而非常需要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打破教學時空限制,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靜態的物理知識動態化,讓學生能眼見其形,耳聞其聲。以此降低教學梯度,促使學生的認知以豐富的感性認識為基礎,自然地進行深度思考,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學生往往由于空間想象和知識關聯能力的不足,對相關綜合問題的解決老虎吃天———無從下手。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手段,我們將不加磁場時電子束的徑跡、加磁場后的電子束徑跡及保持電子速度不變,改變磁場時的電子束徑跡變化、保持磁場不變,改變電子速度時的電子束徑跡變化展示出來。在學生有了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從電子受力分析入手,結合相關聯的勻速圓周運動和幾何知識,順理成章地總結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規律:首先確定圓心,然后畫出軌跡,第三根據幾何關系求半徑,第四從圓心角和周期關系確定運動時間。
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實驗的開出率,優化物理的實驗屬性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學生學習物理、認識和掌握物理規律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然而,受目前學校實驗教學條件和教學學時的限制,物理實驗的開出率還不理想,老師講實驗、學生聽實驗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的實驗包括以下幾種:
(1)實驗需要的器材比較昂貴,高中實驗室不具備。如研究萬有引力定律的卡文迪許扭秤。
(2)實驗涉及物質微觀運動。如渦流、電磁阻尼。
(3)實驗速度較快或時間極短,不易觀察。如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4)實驗內容是大工業生產。如電流的遠距離輸送。對于類似的實驗我們可以借助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CAL),實現對物理實驗的模擬、觀察和數據處理。在優化物理的實驗屬性中很好地再現實驗現象,切實提升物理教學效果。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引領學生的開放式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當前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高中任何學科的教學目的都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多少,而是培養學生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構建了時空無限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利用網絡環境創設的方便迅捷性和開放的學習空間,搜集并獲取可以利用的學習資源,分析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和資料。也可以就某項專題性學習活動開展網絡資源下的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等多元信息交流,并通過信息的同時交互、異時交互形成正確的判定,進而培養起學生以信息獲取、處理和交流表達為標志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時,我們引領學生進入現代遠程教育教學素材庫,讓學生利用網絡查閱篩選常見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與防護以及我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現狀等資料,在對相關知識自主深化理解的基礎上完成關于放射性元素的小論文。資源豐富的現代信息平臺將教學拓展到課堂之外,在方便學生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現代教育技術變革了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信息傳遞結構,是突出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有力手段。我們要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的,以促進教學優化為重點,潛心研究學生、教材和教法,適時、適當、科學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機結合強力推動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
作者:強志偉 單位:河北黃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