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教育相關
藝術理論類專業是指美術學、設計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文化藝術管理等專業,是相對于繪畫、雕塑等純藝術和視覺傳達、工業設計等設計類專業而言的。文中,筆者根據近五年來的教學實踐談一些切身感受,以期能和同仁交流。
筆者以幾年來的廣告學和編輯出版學兩個專業的授課情況為例,進行分析。
筆者2007年從南京師范大學畢業來到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從教,雖為外國美術史專業畢業,來校后也主要承擔外國美術史的教學任務,但系里又要求我上造型基礎課,且人文學院要求也又沒有那么高,故我們幾個繪畫出生的老師就擔任了一些造型方面的課程。這里且談談我的“副業”,因為副業也需要專業知識才無愧于教師的職責。此課程前幾年被稱之為《設計素描》,現在在趙屹院長的建議下改為《造型基礎》。
至于如何教,說實話,作為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如用以前那種給學生擺靜物、在校園寫生、畫瓶瓶罐罐的教學方式來教學,可謂輕而易舉;但兩年過去了,我越發地覺得枯燥無味,看看學生上課中也是前兩天熱情,以后幾乎都是無情緒狀態,再看看學生寫的課后感想也是表面上不敢怠慢的平淡說辭。隨后我對有關設計素描的教材加以了解,覺得幾乎都是針對設計類專業學生編寫的,而我們是理論類的,這些教材對我們不適用,因為學生入學初期造型基礎差無法完成和設計類學生一樣的要求。其次,即使課程設置的名稱相同,但由于專業不同其上課目的不盡相同,設計專業此課程的重點在于綜合地研究人造物形態造型和成型的規律,建立在形態、材料、結構、成型工藝基礎之上的設計方法的應用研究,綜合性和案例性的研究是其主要特點。而人文學院的理論類專業修此課程,則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表達和創新能力的展示。換言之,雖關心創意表達,但重在體現以人的生存空間為對象和人在生存中的精神訴求為表達。相對于前者更多關心成形規律和造物形態的創新,后者則不注重實用功能的考慮。再次,由于專業所限,人文學院學生在完成造型基礎之后,很少有再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必須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去感受不同顏料、材質的性質,去體驗處理方式和尋求材料、手段及效果的統一。
對于造型基礎,我的理解是,首先,其目的不是為了打基礎,而是為了造出一種理想中的型,故而題材、色彩、手段不應有限制,呈現方式為平面的、實體的、綜合的。因此,我的課程是這樣設計的:第一周,以光影素描恢復陌生的手,隨后進行相片底板式的黑白顛倒素描,隨后進行靜物結構素描,繼而進行靜物結構變體設計,繼而進行仿生(如太極拳、舞蹈及猴子等動物的某種姿態)結構設計,其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結構、設計結構,進而達到外形與結構的和諧。第二周,校園寫生(包括風景、景觀和校內垃圾桶、消防栓等公共設施),繼而進行寫生對象的平面化,繼而對平面化對象進行裝飾或進行必要的增減、連貫等加工,以呈現一幅裝飾性強且富有一定美感和新意的作品。第三周,除鉛筆、炭筆之外的任意工具繪制或以不同材料表達任意景觀或物體;在除紙張以外的任意材質上用任意方式繪制任意景觀或物體。第四周,校園人文景觀的增添,即通過繪制或其他方式,呈現對校園里需要改變或增加的人文景觀,以營造和諧的人文校園。第五周,綜合造型,包括三個主題:以繪和拼的綜合方式呈現山地車的魅力,綜合材料和綜合手段,呈現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可愛玩具,任意方式任意材料表達對生存與生命的感悟。
上述課程安排經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效果很好,學生很受歡迎也普遍反映收獲頗多。但在教學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有幾點是需要堅持的,也有一些是要改進的。
第一,每一小結進行后,必須讓學生交上全部作業。這樣有利于把所有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還有利于集中所有學生的優秀作品,而且每一次當學習委員將作業交到辦公室后讓其將作業鋪開,從中把優秀的挑出來單放一邊,其余的也單放一邊。這樣當這門課上完后就很直觀地看出授課效果了。
第二,光影素描時間不宜長,最多一天,緊接著就進行其他內容的教學以保持學生的熱情。
第三,課程結束之后一定要舉行作業展,根據優秀作業的數量和質量確定展覽規模。如果作業多效果好可以考慮讓學生去拉些贊助,以提升展覽的人氣,鼓舞學生的自豪感和增強自信心,因為這是他們入校后的第一門專業課,這對他們以后四年大學學習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四,對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第二周和第四周的課不宜進行,或穿插于三周課程中。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更多地在第三周的課上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但這一周的課程內容卻需要很多時間來完成,而往往出現的情況就是學生的熱情剛被調動起來整個課程又結束了,他們普遍感覺沒有持續性相對而言,他們最沒有熱情的就是結構或仿生,因為他們覺得結構設計難度大,仿生相像性難以表達,優美性難以把握和表達,覺得受限制太多。
第五,校內合作,拓展學生的能力。課程結束后如果有多余的時間,可找一些其他如手工藝或視覺系的教師合作,帶領學生以石膏或陶的方式呈現優秀的仿生作品,如優秀的作品,還可以推薦參加一些賽事,何樂而不為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興趣。對于每天守著書本學理論知識的學生來說,那種動手的熱情,那種觸摸材料以發揮想象力和制造美麗物品的經歷是難忘的享受,總之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熱情地表達美的強烈沖動。
教學效果如何,我們還應更多地聽取學生的心聲:五周的創意素描很快就結束了。感覺過得挺快的,通過王老師的課,我學到了一些東西。這些是高中老師不曾提及到的,這些東西也都讓我受益匪淺;高中的時候,我們只知道光影素描創意素描,一開始讓我很不自在,感覺畫出來一點都不好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讓我知道創意素描的美感,創意素描讓我打破了常規的思路,讓我的思維發散出來,充分調動了我學習的積極性,讓我有一個展示自己個性和與眾不同的一舞臺。我感覺通過這幾周的課,讓我對一些事有了另一種看法,讓我用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去看待一些事。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我們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去想一些事,想到就能做到。同時,還應增加我們的寫生機會,在寫生的過程中同學們會清楚地認識和感受到生活中充滿了美、充滿了藝術氣息學了很久的畫畫,都不知道原來畫畫可以這么有趣,自從上了您的課,我才明白畫畫的形式是如此的多種多樣,上了您的課,我收獲了很多,您的幽默也同時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最近幾周的設計素描課讓我重新對繪畫充滿了興趣,我驚喜地發現畫原來可以這樣畫:由立體到平面再由平面到立體,變的是表達方式不變的是沒開課之前,我以為還是會和以前一樣看著瓶瓶罐罐坐在燈底下無休止地寫生,說實話真的感到懼怕了幾次作業下來,心里的枷鎖打開了,我收獲了很多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創意、構想,總之是很棒的感覺!收獲了很多,拓展了思維,讓我知道了美術是有靈性的東西,我們需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