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農村經濟的對策
1.1抓各項惠農政策的貫徹落實
在惠農政策上不能含糊,一定要嚴格把關,堅持落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做好各項惠農政策和直補的發放工作,要認真研究和全面推廣糧經套作,穩定糧食生產。農業技術部門要嚴格抓好備春耕工作,做好技術指導,到田間地頭去抓生產,為農民朋友提供優質服務,給他們吃上定心丸。在保證技術指導的同時也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強化責任管理,深入加大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確保農民朋友滿意,保證春耕工作有效開展。
1.2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穩定農資價格,強化物價監管調控
近年來有不少農民朋友抱怨說,農資價格上漲太快,上漲幅度也大,同時農資市場混亂,自己的權益常常受到侵害。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穩定農資價格,加大農資價格監管力度,對于農資銷售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嚴格把關,不能讓黑心商人侵害百姓的利益。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尤其是備春耕期間,監管部門更是要加大力度,各個部門之間也要有效的配合,嚴厲打擊假冒偽劣以及亂要價格的坑農行為,要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強化物價監管調控方面,就要涉及多個部門共同聯手了,工商、物價、公安以及各個鄉鎮的政府都要參與調控工作,確保人們的利益不被侵害。
1.3引導農村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
土地流轉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的重要前提,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思路,培育當地土地流轉市場,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明確管理機構,培育流轉市場,規范流轉行為,督促鄉(鎮)落實好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將引導土地流轉真正提上工作日程,充分發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主導作用,引導農民開展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有資金、懂技術、會經營的群體集中,實現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
1.4積極推進農業產業信息化建設
農業產業信息化發展已經不再是什么遙遠的話題,信息時代的今天,農業產業也需要信息化發展,緊跟時代腳步,確保有效信息最快分享。現在農村網絡也到了普及,因此農業產業信息化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主要是應在農村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計算機網絡,同時需要有能力的懂技術的人才進行操控。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把農業科研成果、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供求信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傳遞給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以指導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流通和消費。要充分重視農村的基礎教育和農民的技術培訓,從文化程度和經營技能上切實提高農民的素質,提高農民的信息意識和利用農業信息網絡的能力,以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技術水平,減少農民生產經營的盲目性。
2、結語
因此優化資源的配置,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實現資源高效配置,是促進和確保農業產業信息化的根本前提。
作者:滕景艷 單位:吉林梨樹縣梨樹鎮農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