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高中英語論文
第一篇
一、關于高中階段教材、學生、教師等因素研究
1.高中階段英語教材的編排上,也更深入了一個檔次,無論是從知識點深奧程度上,還是難易程度上來說,都比傳統教材更為科學、簡潔、合理。但是其也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師的教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教材的改編,使得學生要從以前直接從教材中獲取知識的懶惰的學習習慣中逐步走出來,自己要從教材中給出的一個英語對話或者一篇簡短的范文中,去挖掘其中的重點詞匯及語法知識。雖然句式等沒有以前的冗長、繁雜,但是抽象程度也比以往上升了一個臺階。高中生本身就對于英語的學習不“感冒”,再加上從這樣的新課改中教材內容上的變化,會突然間使部分學生的成績呈下滑趨勢。因此,針對新課程標準的出臺,高中英語教師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新型教學策略來應對教育部門的改革。
2.高中英語于對高中生來說一直是大多數學生比較頭疼的一塊,其中有一定的智力因素,也有一定非智力上的干擾,例如,心態、興趣,以及意志等方面。所以,研究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必須以新課程標準的宗旨為核心: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人,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有效性教學方法的切入點,教師多多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英語的學習態度,進一步實現因材施教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
3.英語教學從開設以來就是運用漢授英的方式進行的。有些教師的專業水平很高,但是不能夠淋漓盡致地發揮到日常的教學當中。新課程要求高中英語教學逐步實現全英語氛圍。那么,此時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滿腹經綸,更要有將滿腹經綸傳授給學生的能力。此時,如果教師能在這場教育改革風中運籌帷幄,那么,一切有效性的教學策略的研究都將不成問題。所以,教師也是新課程標準與傳統教學之間轉換的一個重要樞紐。
二、高中英語教學有效策略的歸納
1.教師把握好知識點之間取舍。教材對英語知識的編排是比較全面的,例如,西方國家的一些餐桌文化、節日禮儀都不是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只是了解性的內容。那么,此時教師就要根據本班學生對于英語這門課程的接受能力,進行適當取舍。如果,學生連基本的詞匯、語法都難以琢磨透,那么對于這部分的課外延伸知識可以適當減少。但是如果學生對于本部分的知識吸收得很好,那么這部分的文化延伸也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又如,在閱讀教學方面的教學,應該選取典型,積極健康的題材作為課堂精講的內容,牢牢把握住重點與難點的之間的取舍。
2.減少英語教學的片面性。外語教學也像中文教學一樣,其中包括很多個部分,如寫作、單詞、閱讀等,所以,英語教學也是具有多樣性的。不同方面的知識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不能夠運用講解語法的方式來給學生上閱讀教學課,閱讀教學講究的是一種粗略性的閱讀能力,而語法教學則講究的深層次的理解與運用。因此,新課程標準中新教學策略中應該注重對英語教學的多樣性,教師應該盡量設計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而減少英語教學的片面性。
3.在把握新課程教學原則的前提下,進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無論采取何種教育方式,都應該把握住高中英語教學的原則,在以后社會中的實用性,高中英語的階段性。任何有效教學策略地采用,都是希望學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活學活用。通過高中期間的高效教學,使英語作為學生自身發展的一個萬能工具。而且,有效性教學策略的采取,一定要依照高中英語的這個特殊的階段來實行,這個階段的教學所針對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辯證能力,所以教學策略不能再停留在一個比較膚淺的階段。而是應該上升到一個研究性的階段。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一階段的教學改革中,有效策略的采取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制勝的關鍵,而且,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在社會各個階層的不斷深入,教師無論是從教育觀念還是教學手段上來說,都應該有一個本質上的變化。同時,通過新策略的實踐構建一個新的高效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而構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是一個長期而又浩大的工程,教師與學生們應該密切配合,將這個工程進行到底,將培養祖國優秀下一代的工程進行到底。
作者:溫慶華 單位: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第四中學
第二篇
一、營造融洽的英語學習氛圍,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新教材的每個模塊都含有指定的話題及與話題有關的新詞匯,針對這個特征,每個模塊都可以適當安插自由討論、集中識記的時間,學生可以在詞匯表中挑出自己喜歡的單詞進行自由討論。這種“以點帶面”地由一個單詞聯動其他單詞、詞組甚至句型的學習方式可以將枯燥無味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融洽起來,還可以幫助學生課后積累詞匯,進一步復習鞏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都有著事半功倍的效用,在將探究式學習模式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中,不能讓學生盲目地進行探究,而是要選擇科學的探究模式,以學生的學習實際為出發點,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在此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好所學的知識。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整體狀況有所了解,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而百戰不殆”。因此,教師最好在正式教學之前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充分了解及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對英語知識的儲備情況、英語的學習興趣以及個人的能力方面……在綜合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估測教學過程中會面臨的問題,并提前準備應對方法。在探究式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第一時間了解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進度及碰到的問題,然后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另外,當學生在遇到學習英語的困難時,教師應指引學生帶著問題地進行探究式學習,為學生留出充足的空間,以便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高中英語探究式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為主,以此擴充學生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脈絡。
三、以學習任務為重點,調動學生貫徹實行探究式學習的積極性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重要特點就是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后也應貫徹實行探究式學習,雖然問題探究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但在課后的學習時段,也需時刻提醒運用探究式學習。而教師更要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落實到底,在課堂上布置難度較大的學習任務作為課后作業,鼓勵學生積極投入英語功課的復習,特別是針對學生寫作時遇到的“無話可說”的情況,可以鼓勵學生多積累一些語料,通過多讀多背并能在其過程中發現并挖掘英語學習的內在規律,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布置一些語法方面的課后作業,而這些課后作業與英語課外讀物息息相關,借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自主學習英語課外讀物,并介紹推薦一些有利于英語學習的英文歌曲及電影,引領學生自主地探尋與教材中相似的語法知識及口語表達,強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及時記錄,并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只有系統連貫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才會意識到長期的積累對語法及口語表達的重要性。比如,通過看美國電影,可以發現美式英語的口語表達非常隨意,內容含義也極為簡單。如果一般性地理解,很容易造成分歧,而通過課堂學習,學生發現,英式英語的口語表達卻很嚴謹,很少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分歧,進行對比后能引發學生自主探尋英語的本質規律,做到真正地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
四、總結
總而言之,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高中英語課堂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出開放性的學習環境,這樣即可改變傳統的機械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在全面的學習指導的課程前提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強調“教”與“學”的互動,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參與性,并不斷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全方位能力,努力實現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
作者:張美紅 單位:廣東省惠東縣平山中學
第三篇
一、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高考英語改革
改革必然會對高中英語教學帶來沖擊。高考中英語分值的下降甚至取消高考英語科目,無疑對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沖擊。教學的內容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期中期末考試形式的采取,這些都將面臨變化。學校的管理者、決策層也將因為高考英語地位的變化改變課程的設置。學生、家長也將不再重視英語科目的學習,對英語不再熱捧。如果采取一年多考,三年有效的模式,有些特優生可能高一就能考完且通過考試,高二高三將不再學習,但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仍然存在,學生的英語學習就存在了“斷層”,不利于英語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英語語言的學習要靠積累與一貫堅持。
二、高考中英語比重雖然下降,但英語學習仍然重要
今天,中國已經走向世界,中國也在融入世界。學習英語是中國人乃至是全世界人民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和生存技能。在高中階段,學生如果忽視了英語的學習,將會給未來的大學生活造成難度。大學生無論是選擇出國留學,還是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甚至他們獲取國際信息,撰寫畢業論文,都離不開英語。不重視英語的學習或降低了英語學習的投入,都是不理智的一種行為。
據有關權威資料調查指出:“全世界50%至60%的報刊雜志用英語出版;60%以上的廣播節目用英語播送;70%以上的郵件用英語書寫或用英語寫信封地址;85%的科技資料用英語發表。”我們的未來生活,能離開英語嗎?但高考不考英語或分值下降,就意味著部分學生放棄英語學習,他們就失去了通過英語這扇窗來開闊視野,準確、客觀地了解世界的機會。通過英語的學習,學習者能夠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無疑將會幫助自己打開了解世界的大門。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也會形成多元的學習和文化價值,從而成長為具有廣闊視野的新時代公民。
三、高考英語的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必須做出新的改變
(1)英語教學要回歸語言教學實質,中小學的英語教育要從知識教育、應試教育轉為能力教育
語言習得實質上是對語法規則系統的習得,英語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在傳統形勢下,英語教學偏重于詞匯和語法以及篇章結構的理解,一切目的都是讓學生拿到高考中的高分,而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用來交流,因此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培養目標,而不是盲目取得高分。這次改革就是要還英語教學一個“本質回歸”。
(2)高中英語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與思路
英語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圍繞學生的興趣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英語教師要教育學生及家長明確學習英語的意義,讓學生們出于興趣和生存發展需要,去自發自愿地、樂觀主動地、積極熱情地學習英語。總之,正如有關專家指出的:“英語教師的課程設置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原來意義上的死記硬背,片面追求高分將不再適應現在局勢下的英語教學。
(3)高中英語教師應更加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
在高考改革的形勢下,英語教師要從“教書匠”的角色中走出來,真正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和語言運用的實踐者。這除了觀念的改變之外,英語教師更要注重自身文化素養的培養,提高自身英語的運用能力。高考分值的變化,不是降低對教師的要求,反而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果教師止步不前,不加強學習,可能原先的培養高分的“優秀教師”將會被新的形勢所淘汰。只會教學生如何考高分,鍛煉不了學生的能力,提高不了學生的英語素質的教師將逐步淡出講臺。
作者:畢洪濤 單位:山東省北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