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訓練的疲勞特性
運動性疲勞和運動負荷因素的特性有很大的相關性,疲勞導致功能下降。
①運動性疲勞是由于運動量繼續增加,機體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相應的下降。在訓練和比賽中,訓練的準確性和力度是運動員應當注意的問題。也就是說,運動員必須長時間的訓練,訓練負荷大會導致運動員疲勞,運動員需要疲勞恢復。此外,運動還特別注重身體的協調和耐力,所以身體訓練是必要的。
②運動訓練疲勞可分為兩類。一是精神疲勞。如受損的記憶,會出現理解、推理困難,不準確的心理活動,行為改變是緩慢、不敏感的,運動不協調,失眠、煩躁和不安。運動訓練主要是通過肌肉的力量來完成,信號和控制肌肉的收縮主要是經過大腦,這樣很容易產生煩躁,降低自信和產生心理緊張現象。二是運動訓練的體力疲勞。往往由于運動的不同類型,會產生不同的癥狀,原因是在訓練過程中,肌肉組織和二氧化碳積聚乳酸代謝,降低血液酸度增高,肌纖維活動,特別是收縮活動的影響,導致在長時間肌肉纖維收縮的情況下,使肌肉發硬,彈性降低,導致肌糖原儲量下降而引起血糖水平下降。
2、體育運動性疲勞的恢復
運動訓練后疲勞,作為活動的生理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運動性疲勞的恢復是提高訓練和比賽成績的保障。在比賽中,內分泌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運動疲勞的恢復手段更加凸顯其重要的地位,它的性能直接關系到競技水平。
①消除身體疲勞可以采取睡眠、按摩、增加營養和醫藥浴等。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類:自然恢復和主動恢復。自然恢復更多強調的是睡眠和恢復訓練。在大負荷訓練過程中,由于運動對身體的刺激,抵消許多生理功能,導致一些運動員沒有一個好的睡眠,睡眠是從時間上來恢復疲勞的最基本保證。保證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睡眠可以防止大腦皮層細胞過度的消費函數,對大腦皮層神經細胞起到保護作用,恢復和促進身體其他器官的功能。
②血液循環可以提供氧氣和其他營養物質,促進血液循環,對消除疲勞起到積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腿和腰腹部的運動,恢復運動促進了這些部位的血液循環,以減輕超載后的肌肉張力,使局部的血液得到供應,加強、提高了神經肌肉的活動,從而減輕或消除疲勞。恢復訓練可以包括準備和安排肌肉放松訓練。
③消除心理疲勞,主要解決的是運動員的心理壓力和焦慮。在激烈的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經常處于高度興奮、緊張的心理狀態,如果不能及時的救治,容易產生心理疲勞,訓練或比賽成績與水平會下降。消除心理疲勞的主要方法有:從頭部到身體逐步放松,并逐漸增加訓練量,最終達到全身松弛,加快疲勞恢復率。心理放松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但不能取代傳統的身體放松。
3、疲勞是一個綜合性的生理反應
受力量訓練、情感、功能狀況等因素的影響,它是訓練中的必然反映。運動性疲勞影響到技術發揮和性能提高,并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從而要消除疲勞和運動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提高訓練結果和運動員的成績。運動性疲勞和運動員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復和持續時間,直接與運動訓練強度、載荷、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有直接關系。因此,教練員應考慮到各個方面,對運動員運動性疲勞的恢復建立一套有效的解決方案。只有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消除疲勞和恢復運動能力的極限。可以說,疲勞和恢復是既對立又統一為一個整體,在體育運動實踐中,體育能力主要體現在恢復上。因此,疲勞訓練計劃的現象必須安排培訓和采取恢復措施,以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運動員的訓練狀態,以獲得高質量的訓練和比賽,這將是所有教練員要解決的問題,更是整個運動界所要解決的問題。總之,在訓練中不出現疲勞的話,就不可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訓練是刺激機體,使器官機能的活動能力暫時降低及疲勞,但經過休息是完全可以恢復的,身體機能達到比原來水平還要高的狀態(超量恢復)這是生理學的原則。通過訓練后的超量恢復使身體產生適宜現象。結合訓練目的和個人能力,選擇適量的運動負荷,實施消除疲勞的對策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馬玉龍 單位:河北衡水學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