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留守兒童論文
一、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1.學校領導不夠重視
學校領導對留守兒童關心不夠,這是因為:(1)與學校安全設施、硬件建設等問題相比較,留守兒童問題還算不上大問題。(2)上級主管部門考核主要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升學率為主,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雖然存在許多問題,但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3)家校溝通困難。學校通知開家長會,來的全是老人,問什么也不知道,講也聽不明白,家長會等于沒開。
2.教師也很茫然
雖然家長不主動與教師聯系,但是有的教師會進行家訪,可是家訪時面對的基本上都是老人,而且老人們對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太了解,也很少監督孩子在家里的學習,因此家訪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留守兒童教育策略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進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因為這一部分人群會關系到我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村一線的教師,我們有責任教育好這些學生,也有義務為他們創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境。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對這一特殊群體的教育是一項系長期的、系統工作。
首先,教師要從心理上關心留守兒童,要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對本班的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有充分的了解,進而掌握他們的性格、習慣養成、道德狀況,以及學習態度,要為他們每人建立一個心理健康卡,每天留意學生的言行,并作詳細記錄,及時掌握他們的心理變化,以便給予他們更多的心靈關懷。
其次,在班集體中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并根據觀察到的情況,把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再次,教師在放學后要進行家訪,深入了解、關心留守兒童的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學生要多鼓勵、多幫助。同時和他們的撫養者互相溝通,給他們講講如何教育好這些孩子,使他們懂得學校和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比如,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講給他們做人的道理,進行道德教育,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此外,教師還要多和孩子父母進行電話溝通,讓他們及時掌握孩子的動向,讓家長多打電話關心孩子,畢竟,父母的愛是所有人都代替不了的。
最后,教師還可以建立結隊幫扶制度,給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如在六一兒童節給他們買一些勵志的兒童讀物,過生日給他們一個生日禮物。與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的教師在平時要經常與學生談心,組織他們參加體育鍛煉,關心他們的衣食冷暖,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不僅在物質上幫助他們,更在精神上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愛。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也令人可喜,這也進一步解決了留守兒童上學的后顧之憂,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我們扔不能忽視。(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學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三、總結
總之,作為工作在一線的農村教師,我們最了解留守兒童,關心和幫助他們是責無旁貸的,同時我們還要呼吁社會各界人士關愛和重視留守兒童,多和他們接觸。另外,我們要經常與留守兒童的父母聯系,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去關心和監控他們的成長,這樣就能在生活、學習中形成一種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健康茁壯地成長。
作者:席小燕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大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