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核算論文
一、綜合型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構建
1.會計科目的設置
筆者認為對于物流業務繁多的綜合型服務企業不應將所有物流成本都列在費用一欄中,應該將其單獨核算。筆者認為,設置物流成本的會計科目,應將按物流范圍分類與按物流功能分類相結合,即先設置物流成本總賬科目,以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為二級科目。二級科目下方按要求設置以下三級科目:運輸費,保管費,搬運裝卸費,包裝費,流通加工費,物流信息費,物流管理費,流動資金占用費,存貨風險費,存貨保險費。并按費用支付形態(材料費,人工費,維護費,一般經費,特別經費,其他費用)設置專欄。“物流成本”科目屬于成本類科目,其借方登記企業在各項活動中發生的物流費用,貸方登記直接轉入或者分配轉入有關科目的物流成本。一般而言,成本類科目沒有余額。
2.“面面俱到”的思想設置會計科目的優點
①五個二級科目涵蓋了物流活動的全部范圍,特別是對于綜合型物流服務企業,可以清晰準確的對物流的各個階段的活動進行核算、分析、控制和監督。而三級科目既是對二級科目進行再一次的細分,也是便于從物流功能分類的角度計算物流成本,因為從物流的功能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可以加強對企業用于固定資產的控制,對于固定資產的維修及更新具有重要意義。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單獨核算物流成本的工作量雖然比較大,但是大多數可以在電腦的幫助下完成,可操作性強。當然,如果在的實際工作中將這些會計科目都設置出來,這樣無疑會耗費大量財務成本,這也是不必要的,因此,在實際核算物流成本的過程中,企業可根據自身物流管理的要求和業務范圍,通過分析有關的會計資料,僅對企業本會計期間發生的成本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而無需一一設置,即實際設置的物流成本的明細賬戶數量要遠遠少于列表的物流成本明細賬戶。另外,設置物流成本明細賬戶的一、二、三級次序時,也不必拘泥于列表中設置的次序,可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選擇設定。如果企業在某個物流活動階段發生的物流成本不在這十個三級科目之內,也可進行增設,若金額較小,也可計入“除以上科目以外的其他費用”,但要在相關賬簿中進行信息披露。總之,一切從企業實際出發設置會計科目。
二、運用計劃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以某綜合型物流企業為例
計劃成本法是指以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為基礎,用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成本核算方法。筆者認為,綜合型物流企業可以利用計劃成本法對直接物流成本進行會計核算。在實際調查中可知,我國物流成本遠遠高于發達國家,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管理不善,而計劃成本法的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通過實際成本與制定的計劃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績效,改善管理。
1.成本的核算過程
A企業為一家大型的綜合型物流服務企業,并且其物流業務頻繁。該公司的企業結構圖:第一步,設置物流成本總賬科目。該科目下面設置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七個二級科目。二級科目下方按要求設置以下明細科目:運輸費,保管費,搬運裝卸費,包裝費,流通加工費,物流信息費,物流管理費,流動資金占用費,存貨風險費,存貨保險費。并按費用支付形態(材料費,人工費,維護費,一般經費,特別經費,其他費用)設置專欄。第二步,A綜合型物流服務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實行計劃成本法。在每年年初以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七個二級科目作為分界線制定當年的計劃成本,計劃消耗,作為全年的成本核算的基數。第三步,每月用計劃成本進行成本核算,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為成本差異,計入“物流成本差異”調整科目。月末對“物流成本差異”科目賬面余額在月末物流成本和月末未完工物流成本之間進行分配。
2.運用計劃成本法的條件
一是建立合理可行的計劃成本。A企業是物流業務占總業務比重較大的企業,因此,雖然核定計劃成本的定量分析會在一定程度上面加大財務成本,但是與其相應帶來的節約的物流成本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計劃成本法通過計劃成本的制定、執行、核算、控制、差異分析等一系列有機結合的環節,將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為一體,實現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種成本管理制度。計劃成本是一種預定成本,是指A企業在本年度物流業務發生之前,首先建立物流成本預算計劃,并以企業想要達到的物流業務目標利潤為財務預算目標,以物流業務前景為預算的編制基礎,綜合考慮市場和企業生產運輸等諸多因素,形成由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流費,委托物流費,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等各個單項預算組成的財務責任指標體系,形成最終合理的預算。
以財務預算為基礎,結合歷年物流成本數據,建立合理的計劃成本,并作為該年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因此,只要分析每月的物流成本差異科目,就能從分析中找到該月物流業務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吸取的經驗,為企業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依據。若“物流成本差異”科目為借方余額表示超支差異;若為貸方余額,為節約差異。超支差異表明該部門沒有完成指標,若與指標相差甚遠,行政部門應采取相關的懲處措施,從中吸取教訓,與此同時,財政部門也應該檢查該計劃成本所訂立的目標是否太高,是否需要調整;節約差異表明企業超額完成指標,企業:一方面,應該對這一現象進行嘉獎,從其中汲取經驗;另一方面,也應該對已制定的計劃成本進行檢查是否高估了成本。企業應采取各項措施,有效地降低物流消耗與成本,以達到所制定的計劃成本這一目標成本。
二是必須實行完善的分級制度和嚴格的權責考核機制。A企業實行計劃成本法以核算物流成本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希望通過計劃成本法改善企業管理物流成本的效率以降低物流成本。若任務不明權責不清,則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建立分級制度及考核機制是實行計劃成本法的群眾基礎。為了調動物流相關部門對物流成本控制的積極性,企業必須明確各個物流部門(供應物流部門,生產物流部門,銷售物流部門,回收物流部門,廢棄物流部門,委托物流部門,向其他企業支付的物流費部門)的成本控制方面的權限與責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的責任制度。各個部門既要完成總部門(物流部門)分配下達本部門的各項費用指標,也要負責進一步把該指標分解下達到下屬的有關執行單位和部門,甚至到個人,而形成一個全面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在建立物流成本控制責任體制的同時,也要賦予各個物流部門一定的經濟權限和利益,使其更加具有積極性和自主權。另外要建立嚴格的物流費用審批制度。一切物流費用的預算開支都要經過申請、批復等手續才可以領取,對私自領用等狀況要采取一些懲處措施比如扣工資等。當然,這一程序也應該盡量簡化,不應因手續的繁雜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
3.實行計劃成本法的優勢
一是“物流成本差異”科目的設置可以直觀地反映企業發生的實際物流成本與計劃物流成本之間的差額,企業只要通過分析物流成本差異科目,就可以知道物流部門在物流成本管理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為如何改進提供數據基礎和定量分析。這樣無疑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為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的管理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據。二是在信息化處理過程中簡便易行?,F在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基本都已實現信息化處理成本信息。采用實際成本法,若物流企業的物流業務較多,每個月都需要將大量的物流成本數據錄入到計算機中,出錯的可能性較大。但是采用計劃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只需要在年初錄入一次(一般情況下,計劃成本一經確定,在本年度不得隨意更改),出錯的可能性較小。三是計劃成本法應用的最重要作用就是為了更好的管理。運用計劃成本法建立合理可行的物流計劃成本不僅可以進行科學決策、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監督,充分反映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需求的信息,也可以通過完善的分級制度和嚴格的權責考核制度在管理方面降低物流成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占據價格優勢,從物流成本的管理中取得效益。
作者:郭欣慧 段一群 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