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一、情境教學的內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即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情境”被認為是建構主義學習過程的四大要素之一。1989年,布朗(J.Brown)、科林斯(A.Collins)及杜谷(P/Duguid)發表了一篇名為《情境認知與學習文化》(SituatedCognitionandtheCultureofLearning)的文章,首次提出情境學習論。他們認為,“知識只有在它們產生及應用的情境中才能產生意義。知識決不能從它本身所處的環境中孤立出來,學習知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進行”。關于“情境教學”,國內學者也有不同的表述:顧明遠認為,“情境教學就是運用具體生動的場景,以激起學生主動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張華認為,“情境教學是指創設含有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情境,學生在探究事件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識、建構意義”。“情境教學”的概念表述雖然不同,但簡而言之,即指教師在人為“模擬”或“創設”的“情境”(有情之境)中所進行的教學。正如李吉林老師所說,“情境教學本身具有‘形真’、‘情深’、‘意遠’、‘理念寓于其中’的特點”。至此我們不難理解,“‘情境教學’取‘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古人云:‘文之思也,其神遠矣’(劉勰《文心雕龍》),道出了作者著文時,已置身于廣遠的意境之中。情境教學便是順應作者的思路創設有關情境,使所創設的情境意境深遠”。因此筆者認為,情境教學應當具有人文性、藝術性、創造性、開放性等特點。
二、國內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研究
多年來,傳統的“填鴨式”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枯燥乏味、“費時低效”。國內的學者及教育工作者們在吸收、借鑒了語言學、哲學以及美學等理論后,通過設置情境開展了一系列的語言教學的研究及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1.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情境教學
當前國內有不少學者十分青睞西方的理論,正如陳靜所說,“西方的‘話語’與‘范式’充塞著中國的課程研究”。在研究大學英語情境教學時也不例外。他們往往拿出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指導,提出“情境教學——建構主義的課堂教學”的觀點。這類文章大多跳不出“三段式”結構,即闡述建構主義理論、闡述建構主義中的情境因素與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聯系、介紹如何創設情境。他們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闡釋“情境教學”,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提供一個新舊經驗交互的環境,即建構主義者所主張的與現實情況相似的‘真實情境’,這種教學被成為‘情境教學或拋錨式教學(SituatedorAnchoredInstruction)’”。筆者不禁疑惑:為什么少有學者從東方文化中探求教育智慧?這些學者是不是忘記了,早在中國古代就涌現出諸如孔孟這樣的大教育家,就有《學記》等教育學著作?其實,我們也擁有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為什么不能從中尋找情境教學的理論基礎以及思想淵源呢?
2.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現狀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通過創造或模擬真實情境來進行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例如,當我們聽到一些特定的情境用語(如stamp,sendtheparcel,byairmail)時,我們可以判斷該事件所處的特定情境(atapostoffice)。基于此,楊繼新指出,“大學英語聽能訓練與特定情景及其情景用語、語篇情景有著密切關系。依據這些關系,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可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王素莉、趙祥鳳也指出,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應當“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手段,以模擬角色對話、專題討論會、課前演講、課堂劇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語言實踐,推動其語言能力發展和促進其語言素質提高”。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情境教學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令人遺憾的是,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中情境教學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目前使用的大學英語閱讀教材中那些文字優美、意境深遠的優秀文學作品少之又少;而一些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又注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了情感在語言習得中的中介作用,使得抽象的理性認識過早地取代了生動具體的感性體悟,一篇篇美文變成了學生們厭惡的一道道習題,語言學習的樂趣蕩然無存。
3.大學英語情境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原則
在探討大學英語情境教學的很多文章中,學者們都談到了創設“情境”的原則。譚愛華指出,“情景(境)教學的基本原則是教學內容以語言功能為綱,強調在真實情境中的語言習得,倡導教學過程的交際化,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不排斥語法學習,重視在一定的語言基礎上的交際能力的培養”。高敏提出,大學英語教學情境設計應該遵循“靈活性原則”和“適切性原則”。此外,還有很多學者對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情境”做了一些研究,其觀點主要有:利用生活情境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楊都林,2010)、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英語情境學習環境(路景菊、楊銳,2004)、角色扮演模擬真實情境(楊靜怡,2011)等。
三、小結
筆者雖然不完全否定上述學者對于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情境”創設原則和手段的論述,但仍希望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大學英語情境教學,即借鑒中國玄學家王弼關于言、象、意關系的相關理論來研究大學英語情境教學。言就是我們要學習的語言——英語;意就是學生要理解英語語言的含義、內涵;而象則可以理解為大學英語情境教學,即通過設置情境,讓學生更加形象的理解語言的真意。以此為鑒,筆者認為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時,對于情境的創設還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學習語言的目的應該是“會意”(即看得懂、聽得明白)和“達意”(即說得出、寫得出)。那么,言與象僅僅是工具,情境的創設應以讓學生“會意”和“達意”為目的;第二,大學生經過小學、中學的英語學習以后,不再是僅能“尋言觀象”、“尋象觀意”的孩童了,這些大學生完全有能力“得意忘象”、“立象盡意”。因此,在大學英語情境教學中,注重審美教育,更多地關注大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審美感覺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的培養。
作者:謝芳 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