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景觀設計論文
1傳承中國地域文脈
1.1“方言”化的形式
形式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語言,具有時間與地點的差異性,地方特色的一大體現為方言:北京話字正腔圓、四川話風趣辛辣、吳儂軟語委婉動聽,這些方言無不對應各自獨特的地域性格,同樣,園林景觀形式亦然。雖然設計園林場所時,設計師均運用水體、建筑物、植被與地形等相似因素,然而作品形式往往大相徑庭,這是由于設計師的文化背景與世界觀不同,從美國的自然風景、好萊塢與迪士尼營造的幻想王國再到萊茵湖畔的古堡、日本禪寺的枯山水,這些都顯示出設計者文化特質的不同。中國園林景觀講究步移景異、山水呼應與“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自然情境,追求植物形態與自然諧趣,這些都離不開東方文化的習俗與審美取向。
例如,萬科第五園中,設計者采用了白墻、水院、呈現幾何形態的門廊、景觀小品,營造出空間交錯、出入有致且明亮通透的現代生活居住環境,也體現出嶺南園林的氣質與風骨。因此,當時設計師應深諳傳統文化,景觀設計中反映文化特色。
1.2意在筆先
“意”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它決定了整體園林的表現形式與思想旨趣。園林景觀的意義所在,一方面需要設計者于創造中融入人文要素、歷史文化,賦予環境社會性,使其具有一定內在意義;而另一方面,需要依靠觀者根據自身生活經驗、文化修養與所獲得的啟迪產生理解。例如,《觀滄海》、《滕王閣序》等文均是作者對于景觀環境的個人理解。園林景觀設計中,可以運用具有歷史價值或者文化的部分符號語言體現環境意旨;帶有文化趣味、敘述主題或者地方印跡的某些環境隱喻景觀意義;借助歷史事件賦予環境意義等。
2遵從當地自然環境
園林景觀的設計本身就需要借助自然環境,例如揚州個園中的四處景觀,春夏秋冬,正是巧妙借助自然物候使園林內涵得以豐富。地域建筑與園林在氣候及自然環境方面有許多成功點可以借鑒,例如嶺南園林綜合考慮了嶺南地區多雨、臺風以及夏季漫長炎熱的氣候特點,設計中注意通風、降溫、防曬與朝向,前疏后密的庭院與“連房廣廈”就是對地域條件的回應。傳統園林講究隨形就勢,對自然環境的特征進行強化。事實上,不同地形與區域性景觀特征聯系密切。
法國的凡爾賽宮呈現幾何造型,體現了當地平坦地形;英國的“自然風致”則通過曲折蜿蜒的水體與叢生茂盛的樹林展示了英國典型的起伏地形。因此,差異性的地域特征決定了多樣化的景觀,盲目復制或者模仿會使場地原有的特殊環境特質喪失。巧妙運用自然環境的潛在特質,使其在整個自然環境中整合,形成一種新型景觀秩序是園林景觀設計體現地域特征的重要途徑。設計時應注意保護植物資源,盡量不破壞其固有形態,強化自然特征,在這一點上,山水園林為其典范。
3結束語
當前園林景觀設計中仍存在景觀趨同與作品平庸的普遍現象,要建設東方特色鮮明、反映現代國人面貌精神的景觀環境,必須深入挖掘我國的本土文化,于傳統文化中尋找全新設計源泉,合理利用地域的社會條件與自然條件。
作者:程澤宇 單位:長江大學園林園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