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景觀設計論文
1生態環境優先原則
校園景觀規劃設計要依托現有自然條件,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再加上園林藝術手法進行景觀設計,總體要以綠色生態為原則,在滿足校園場所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以綠色植物為主,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層次、多用途配置,著力打造一個穩定的生態群落。
2景觀多樣性原則
生態學中有“種類多樣導致群落穩定性原理”,意思是豐富的植物物種構成的生態群落穩定性及生態效益更好,同時豐富的物種能增強群落的韌性和抗逆性,多層次、多方位的物種構成的群落能形成豐富多彩的群落景觀,校園景觀設計中注重景觀多樣性,可以滿足學生、老師等不同人群的觀賞要求,同時也能更好發揮生態效益。
3可持續性原則
“持續性”最早由生態學家提出,意在人類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自然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強度、程序間的平衡性,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要科學地使發展腳步與自然生態恢復程序達到平衡。校園景觀更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的景觀領域,所以在規劃過程中一定要考慮文化理念,植物生長的空間性及時序性。
4整體規劃設計原則
豐富的物種構成穩定的群落,穩定的群落再構成一個整體———系統,所以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必須先從整體把握再到局部細節的規劃設計,校園景觀亦是如此,在規劃初期先把握學校整體的定位,做好功能分區再進行局部細節刻畫。
5地域化原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就闡釋了自然中有地域性這一現象,不同的生態環境下生長著不同的物種,適應同一環境的物種生活在一起;人也不例外,生活在一起的人,至少是能適應當地文化的人,在景觀規劃領域就體現在打造地域性景觀上,不同的景觀領域類型在規劃設計時有些不同要求。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一個以“林”為特色的大學,所以在景觀設計上肯定要用景觀手法突出“林業院校”特色。(本文來自于《現代園藝》雜志。《現代園藝》雜志簡介詳見。)
6人本化原則
以人為本,人性化設計,是近幾年來提倡最多的理念之一。但現在國內的一些景觀項目真正做到完全以人為本的還是很少,還主要停留在理念階段,校園景觀設計中,學生是這個場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及體驗對象,如何滿足學生在學校學習是校園景觀設計要考慮的重點,也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7結語
通過對景觀生態規劃原理的理解與學習,生態規劃原理在校園景觀規劃設計的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能幫助景觀設計師更好地應用景觀生態規劃理論進行校園景觀規劃設計,從而使設計出來的校園環境更加人性化,特色化,生態化,對景觀的后期養護管理工作也有進一步的指導作用。
作者:劉帥圣 胡希軍 干領 梁春飛 劉超 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