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景觀設計論文
1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原則
1.1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在設計中體現地方特色
受到國外景觀設計觀念的影響,國內的景觀設計師在對小區園林進行綠化時,都會采用國外設計師常用的熱帶或亞熱帶植物,卻忽略了小區所在地的自然條件,沒有突顯出地方特色。在這種設計觀念的指導下,我國所有的園林幾乎都是相同的歐式風格。在這種背景之下,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更應該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則,體現出當地的特色。在因地制宜觀念的影響之下,現代小區園林綠化也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當地的歷史文化。為了能夠設計出具有一定品位和美學內涵的小區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設計師將美學風格和文化的統一,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進行小區園林的規劃,通過建筑和環境藝術之間的關系來表現出歷史文化的延續性。
1.2堅持動靜結合的原則,融入適當的水景進行點綴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回歸田園式的自然環境中,所以可以在小區園林的綠化設計中多融合一些自然環境的因素,例如,水流、湖泊等水景。動態的水景有流動的溪流、噴泉、小瀑布等,還可以采用曲水流觴、跌水、溪澗等園林景觀設計常用的手法來進行水景的點綴,并配合各類的水生植物和其它親水進水植物,形成一個良好的親水空間。這樣就能實現園林景觀的動靜結合,讓人們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保持一份輕松愉悅的心情。
2小區園林綠化的植物配置
植物的配置是小區園林綠化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一種重要手法和表現形式。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考慮到植物多樣性的搭配能夠最直接的反映出園林景觀的自然屬性和藝術特色。
2.1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
在園林建設中進行植物配置應該實現種類的多樣性。結構的合理性、色彩季節以及和其它園林建筑的協調性。首先,設計師要了解植物特性和小區的土壤狀況,包括光照強度、濕度,再結合植物的高度、綠色期、開花期花色和適應性等特性來選擇合適的植物。通過選種、引種馴化、育種等改植物適地和整地、施肥、澆灌、土壤管理等改地適植物2種方式來實現。其次,根據小區園林的性質和主要功能來選擇植物,考慮高度適當的植株進行搭配。如果上層喬灌木的分枝點比較高,種類較少,下層植株的高度就可以適當增加,果綠化面積較小,就可以選擇低矮的植株,花壇邊要選擇一些更加低矮或者是蔓生植物,這樣才能夠襯托出花色的鮮艷。最后,色彩的搭配要協調,具備豐富的季相變化。(本文來自于《現代園藝》雜志。《現代園藝》雜志簡介詳見。)
2.2利用光影變化和季節變化來搭配植物
光影的變化能夠讓園林景觀更富有層次感,將植物和陽光、月光、燈光、湖面等結合起來,就會在小區內形成一種光影美。例如,梅樹疏影、花下碎影、湖中倒影等具有示意的畫面。同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進行植物色彩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植物在四季的生長過程中,葉、花和果實的色彩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所以在進行植物搭配時要考慮到季節色彩的變化。例如,春季配迎春、牡丹海棠、櫻花等;夏季配荷花、睡蓮、廣玉蘭、紫薇等;秋季配楓樹、銀杏、石榴、桂花等;冬季配松樹和梅花等。這種植物搭配方式能讓人感受到季節的變化,表現出園林景觀中植物的藝術效果。
2.3充分利用小區園林中的山水和建筑進行植物搭配
如果小區園林中有水景,就可以利用水岸線曲徑通幽的輪廓和山石來進行造景。如果建筑是建立在山坡上的,就可以利用坡體急性植物搭配。充分利用小區中的山水和建筑來進行植物搭配才能實現建筑和園林的和諧統一。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經驗,如果小區建筑位于山坡之上,園林的植株就以單獨植株、叢植、群植和密林等4種方式來映襯出小區的自然風光。這是因為各種設計師考慮到了植物種類的差別,并利用這些差別進行了樹種的組合,將平面構圖和立體構圖結合了起來,并植物搭配中注意到了色彩、季節和園林意境等方面的因素。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并不是越名貴的樹種越好,只需要能利用園林景觀中的山水、建筑和道路等進行植物的合理搭配,就能實現小區園林景觀的觀賞性和實用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區園林綠化的景觀設計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并使小區的景觀和當地的地形、地貌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設計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園林景觀。同時,小區的園林綠化還應該做到動靜結合,盡量達到動靜相宜的生態平衡。在小區植物的配置中,應該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進行栽種,在小區內形成一個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和品種豐富的植物群。另外,在小區園林綠化的建設中應該保證植物的多樣性,以便在小區內能形成一個穩定的小氣候,提高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作者:徐嶺 單位:廣州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