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一、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優勢
1.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技術
網絡教學以其新穎的表現形式,把人的聽覺、視覺、觸覺調動起來,激發學生潛能,達到讓人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1)信息量大。英語教學所需要的資源很多,網絡上的信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個“信息海洋”,通過網絡獲取的各種信息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知識的豐富提供了方便。(2)知識新。網絡打破了一本教材用多年的傳統,以不同的方式將最新的報刊雜志等知識呈現給使用者,不斷拓寬視野,增長知識。(3)多樣性。英語學習方法對于學好英語具有重要作用,網絡可以通過歌曲、動漫、游戲、影視等方式,使學生輕松、快捷的習得英語知識。(4)提供真實的外語環境,滿足交際需要和學習氛圍。網絡上的英語材料多數是來自于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且一般建立在具體的情景基礎之上。有利于學生獲取大量有關英語國家的背景知識,建構適當的認知圖示,培養英語語感。
2.基于網絡的“人機結合”教學模式,更加全面科學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保證教學過程全面、充分、完整。其改變了傳統教學中課本、粉筆、黑板為載體,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采用網絡、教學軟件和課堂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網絡提供準確的教學資源,教學軟件為師生提供教學平臺,課堂教學注重鞏固學生基礎知識,便于教師管理班級、了解學生學習現狀,答疑解惑。人機交互的教學模式,優勢互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和語言水平。
3.交互性和智能化,有效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網絡學習打破了時空限制,利用因特網,學習者可以接觸到各種視聽資源,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連網的人進行交流,當然包括用英語交流的對象。還可以利用網絡軟件和多媒體電腦設置虛擬人物對話,同時能依據電腦的評判來修正自身錯誤。這些便利的交流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學生“啞巴英語”的困境。
4.教學的直觀性強化感知,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真正實現個性化學習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將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為形象生動的、可視可聽的動感內容,刺激學生手耳眼腦器官,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借助網絡,學生可以漫游英語世界,博覽英語網頁,下載閱讀英語小說、詩歌,點播英語歌曲、影視等。使學生從被動輸入知識狀態轉為自主接受知識狀態,提高了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利用網絡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自由選擇所需英語學習資源,教師只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主性得到提高,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
二、當前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面臨的問題
首先,資金問題。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需要相應的硬件、軟件條件保障,需要學校投入資金配置網絡教學設施、購買相應的網絡英語教學軟件、對教師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這對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及邊遠地區的高校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難題,因此,目前網絡英語教學普及的程度不容樂觀。其次,教師角色轉變緩慢。由于網絡英語教學在我國起步較晚,教師對于網絡的駕馭和使用能力普遍較低,加上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對網絡教學認識不深,還不能很好的扮演一個組織者、啟發者、引導者的角色,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再次,學生學習策略缺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缺乏網絡學習手段和方法。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習效率低。學生自制能力弱,不能有效的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用學習的時間進行娛樂、游戲,浪費了有效的網絡資源。最后,缺少情感交流。課堂教學不僅僅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師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網絡教學采用人機交互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和學生進行直接交流,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情感交流的課堂氣氛沉悶,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三、總結
綜上所述,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既應該看到大學英語網絡教學顯現的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也應該看到它存在的不足之處。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基礎知識的獲得,網絡教學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目前網絡教學只能定位在輔助教學層面,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應該將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取長補短,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更大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黃東升 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