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一、背景介紹,讓學生明明白白學知識
在小學語文中有很多的文章由于寫作的年代比較久遠,學生對寫作時期和作者都不了解,從而無法感受和體會文章的主旨,甚至是不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內容。比如《西門豹》和教材中出現的唐詩宋詞,學生很難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意思,讀起來都覺得吃力,好不容易翻譯過來了卻很難以理解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這時教師可以利用背景介紹的課堂導入方法,讓學生對這部作品或文章的作者、寫作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有所了解,這樣學生在理解文章的時候就容易的多了。學生也不會覺得課文晦澀難懂了。
二、游戲導入,放松學生心情
游戲學生們都愿意玩,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讓學生邊玩就學會了知識。游戲會使全班學生在短時間內都高度集中注意力,通過游戲后的提問,提醒了學生學習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學習目標明確,自主參與性提高。導入藝術生動,活潑,有趣。例如在學習《找駱駝》時,我就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兩塊橡皮泥,作為課堂上游戲的道具。上課后讓學生左右手一起按橡皮泥,但是兩只手的用力程度不同,一只手輕輕地,另一只手用力地按壓,之后讓學生觀察這兩塊橡皮泥的手指印是不是一樣深,聰明的學生很容易就看出不一樣了,接著說到正文這是一則讀后會讓人變得更聰明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學生對教師所設置的小游戲感到新奇,又有些困惑,這和我們的學習有什么關系呢?自然就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利用游戲進行課堂導入,一方面能起到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同時也能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時調節教學活動,一舉兩得。
三、媒體導入,景真趣濃
隨著信息化的時代的到來,多媒體已經走入課堂,成為教師的一個得力幫手,在很多方面完成了以前教師無法在課堂上實現的夢想,并且聲形并茂地展現出事物的形態,色彩鮮明,操作簡單,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泉》的時候,我就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段山泉的視頻,優美的風景,清脆的泉水聲,讓學生都陶醉在這優美的風景中。學生通過看就已經感受到了泉水的“多、清、甜、美”的特點,初步體驗泉水的歡快、急切的心情,自然也很好奇即將要學的課文是怎樣描述泉水的,帶著視頻給學生的初步印象,學生就走進了知識的海洋,進一步體會泉水的美。
四、設疑導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盡管教師就是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地思考,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一上課就給學生設置疑障,造成懸念,可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激發思維興致,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如在學習《扁鵲治病》這則寓言故事時,我就給學生提出了問題:“扁鵲是怎樣治病的?”“望聞問切具體指的是什么?”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然認真閱讀,積極思考,想要解開疑團,找到問題的答案,并且問題成了學生閱讀思維的催化劑,將學生引入求知的學習境界。
五、總結
總之,課堂導入就像主持人的開場白一樣,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個橋梁。這座橋架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投入情況。有效地課堂導入會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滲透主題、帶入情境,使學生們能夠專心聽講,上課收到良好的效果,它就像一個能夠激起千層浪的石頭,使學生情趣盎然。教學有方,教無定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文還有教師本身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學到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提升語文成績。
作者:張亞海 單位:陜西省米脂縣龍鎮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