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與傳統教學法不同,PBL教學法注重于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授課;PBL通過設計真實性任務,把學習過程設置到一個復雜的、有意義的情景模式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使其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1.PBL教學法的起源
PBL教學法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加拿大醫學院對畢業生的抽測發現,由于醫學院的教學與學生未來在工作場所中所面臨的真實情境和復雜問題之間的聯接并不緊密,學生傾向于記住正確答案獲得高分,不能很好的進行開放性思考,最終學到的只是一成不變的單一思路。1969年,該學院的美國神經病學教授首創PBL。之后,注意到了PBL教學法的生命力和其在教育領導發展領域的應用價值,在大量的文獻和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出版了《以問題為本的學習》一書,將PBL教學法正式引入教育領域。70年代,在醫學教育中采用PBL教學法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醫學院校聯合會、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的認可;80年代,PBL教學法在北美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實施了新途徑計劃,應用PBL教學取代LBL教學。90年代,歐洲、亞洲部分醫學院也開始進行PBL教學方法改革。1990年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引入PBL教學方法;1993年,PBL教育法在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了推薦;1994年英國曼徹斯特醫學院采用了PBL教學方法;1997年香港大學醫學院開始PBL教學改革。目前PBL教學法已經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
2.PBL教學法的特點
PBL教學法強調以問題為基礎,在臨床醫學中運用時,表現為“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模式,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掌握實際技能的目的。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調動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其科學的臨床思維分析能力。在實際的臨床教學應用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面對多個臨床實際問題,利用已學過的理論知識來解決這些臨床問題,最后總結歸納,使學生逐步掌握臨床醫學各學科的特點和臨床思維技巧,以提高其實際應用醫學知識的能力。與傳統的教學法不同,該教學法不是知識的灌輸與簡單累積,更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P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
婦產科學是一門知識面廣、內容豐富、實踐性強的學科,其臨床見習的重點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可以順利的從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規范和診療方法,培養具有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醫學人才,是長期困擾婦產科教學的難題。加強婦產科教學必須要進行教學改革,才能適應新的醫學發展的需要。
1.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中,一般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教學,每個小組人數不宜太多,以6-8名學生和一名教師為宜。首先由教師尋找病例,讓學生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完成病歷書寫,作出初步診斷,并列出需要進一步完善的輔助檢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假設、進行自我學習,充分利用書籍和網絡查詢相關資料,明確患者所患疾病及相關疾病的特點。同時鼓勵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相互交換資料,這也是PBL教學的中心環節。在學生自我學習過程完成后,由教師帶領小組進行討論,綜合各種信息和資料,作出診斷及鑒別診斷,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進一步證實原來提出的假設,提出具體的治療方案,并與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相互驗證。最后教師總結,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2.P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見習中應用的優越性
PBL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式、參與式、民主式教學,它改變了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唱主角,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況,使知識的傳播和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學生在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查詢相關資料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提高了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小組討論時大家都可以就病例闡明自己的觀點,雙方進行自由討論,充分陳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調動,除理論知識外,檢索文獻、歸納總結、邏輯推理、口頭表達、主動學習等能力都得以加強。PBL教學法中病歷的書寫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的形成。教育心理學家認為知識的構成方式與實際運用的方式相似程度越高,其活性越大,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就越強。病歷書寫的過程相當于為學生模擬了一個臨床情景模式,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和鞏固所學理論,在尋找答案的同時擴展知識面,學習效率得以提高,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在醫院的臨床工作中,醫生與患者交流與溝通的技巧十分重要,而傳統的教學模式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在進入臨床后往往難以與患者有效溝通。PBL教學法的應用,鼓勵學生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通過病史詢問,學生與患者的溝通技巧也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醫療過程不是某個醫生的個人行為,只有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才能使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療。PBL教學法中的分組討論模式是一種模擬日常醫療過程,在每個小組中學生之間分工合作,互相協作,從而培養團隊合作及人際交流的能力。
3.P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見習中應用的局限性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醫學教育規模迅速擴大,學校的擴招使得班級人數越來越多,這樣的規模為PBL教學的實施增加了難度。相對的,教學醫院的規模及教學條件沒有相應改善,臨床教師的數量不足,這給教學醫院和臨床科室帶來巨大壓力。以作者所在校為例,每個見習小組都12-20人不等,學生多患者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在臨床見習前,學生長期進行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已經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愿。加之很多學生對婦產科學的重視程度不夠,且病例的信息收集比較費時,學生往往會敷衍了事,過分依賴教科書及教師的總結,而不對問題進行主動學習和仔細討論,影響PBL教學法的實際效果。同時,PBL教學法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度及責任心的要求都很高。教師能否處理好課程和問題的關系,能否對問題進行良好的設計,教師的能力和精力是否適應,也與PBL教學法成功與否密切相關。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局限PBL教學法發展的問題就是婦產科學教學中的倫理問題。在臨床學習過程中,醫學生難免要遇到各式各樣的醫學倫理問題。而在婦產科學臨床教學中,倫理問題尤為突出,特別是患者隱私權的保護。隨著患者維權意識的增強,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醫院的臨床教學,因未取得患者同意而讓學生進行臨床見習或實習,進而產生的醫患糾紛也日漸增多。在臨床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維護示教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三、PBL教學法的應用前景
國內外研究報道,PBL教學法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和技能的培養,值得推廣。PBL教學法的宗旨在于“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其推行需要學校和醫院的共同努力,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資金投入的增加、教學硬件設施的完善、教師素質的提高都十分重要。
作者:龔云輝 歐陽運薇 鄧鳳 邢愛耘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
第二篇
一、臨床醫學教學現狀
在當今社會,醫患關系緊張,人們自我維權意識增強,使得臨床醫學教學工作越來越難開展。臨床教學是醫學生培養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只有能夠進入臨床工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以往的教學模式,重在“老師教”、“學生記”。這就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性及創新性、思維局限。臨床工作千變萬化,一成不變的思維無法解決復雜的臨床問題。鑒于此,臨床教學必須革新,需要尋求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充分拓展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施PBL教學的過程中,本研究驚喜地發現在婦產科應用PBL教學,學生的自主創新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尤其拓展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臨床思維能力。因為親自管理患者,使得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事實證明在婦產科學教學工作中應用PBL教學模式較傳統的LBL教學模式更有優勢。
二、PBL教學法簡介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在“學會生存”報告中說:“科學技術的時代意味著,知識在不斷地變革,革新正在不斷日新月異。因此,大學教育應該較少地致力于傳遞和儲存知識,而應該更努力追求教會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PBL英文全稱為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中,目前已成為國際上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PBL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探索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病例,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理論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模式的關鍵要素包括:作為導向的問題、教師指導、團隊合作與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PBL強調以問題解決為中心、多種學習途徑相結合,而不只是純粹的探索和發現,同時它強調團隊交流合作,強調外部支持與引導在探索學習中的作用,而不是“填鴨式”教育。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揮問題對學習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PBL教學法的優勢
傳統教學法中,知識是由教師主動傳授給學生的,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過程。PBL則與此相反,其精髓在于: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和手段,學生帶著問題探索性學習,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性、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PBL強調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成為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教師在教學中起著引導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擺脫了中國式的應試教育、書本教育,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優越性。在PBL教學中,還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在對問題的分析、討論、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這也是臨床工作中必備的素質。通過PBL使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創新精神得以培養。PBL直接從實際問題入手來組織教學,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文獻檢索,歸納分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文獻檢索能力、知識掌握使用能力、臨床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臨床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PBL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PBL教學模式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更多的教學實踐時間,而臨床實習生需要輪轉內外婦兒多個科室,導致婦產科科室臨床實踐分配的時間相對過短,使得PBL教學時間倉促。由于學生長期接受“以教為主”的教學,部分學生無法立即適應“自學為主”的教學模式。部分學生文獻檢索能力欠佳,討論問題時無話可說,所以本研究在設計問題時既要考慮教學目的,又要兼顧學生知識水平、知識結構、知識寬度等因素,設計出適合大部分學生、實用的、高效的問題。
五、總結
綜上所述,雖然PBL教學在國內尚未普及,但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確實更能提高臨床醫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合婦產科臨床教學工作,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高潔 樊雷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潞河教學醫院婦產科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