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問題
(一)國有資產家底不清,賬實不符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是不計提折舊,也不進行成本核算的,因此國家和單位自身對這一部分的管理一直不太重視,直到上世紀90年代,財政部門才要求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資產清查核實。但是由于積弊日深,多數部門的資產清查仍然不徹底,存在很多的遺留問題。如單位實際占有使用的很多資產,是通過上級部門購置或調撥形成的,本單位根本沒有原始的購置憑證或調撥依據,甚至追溯到上級單位仍舊查無可查,這些資產就只能根據估值入賬,沒有原始單據,也存在與上級單位或其他單位重復入賬的可能;有些資產是自建形成的,但是建成時沒有及時入賬反映,導致后期對這一資產無法合理估值入賬;有些資產沒有經過報廢審批手續,就被拆解再利用或當做廢品被處置等。這些歷史遺留問題的存在,導致了各單位資產家底不清、賬實不符的情況發生。
(二)低值易耗品管理混亂
由于低值易耗品不屬于固定資產,所以很多單位都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管理,更不用說建賬建卡、清查核實、維修維護、損壞賠償等一系列管理辦法的制定實施。即使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也普遍認為低值易耗品價值較小,管理積極性不高。由于低值易耗品一般作為存貨或材料管理,直接從事此項管理的人員大多屬于非專業的人員,不具備財會知識和相關技能,不能很好地統計管理。由于低值易耗品疏于管理,導致大量的物品被一次性領用后就不知去向,特別是領用與管理人員更換后,更是無處可查。
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加快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通過近年對國有資產的不斷清查、核實,國家及財政部門相繼出臺了很多國有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督法規及實施辦法,如《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暫行辦法》等。這些規章制度和實施辦法的制定,為國有資產的安全從制度上提供了保障。同時也要加強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制度和辦法的建立健全,將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宣傳至每一位干部職工,使其充分認識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現有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管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
(二)建立科學的資產管理制度,完善內部控制
各行政事業單位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管理意識,強化責任。首先,要充分利用目前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技術,構建資產管理信息平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各個單位自身特有的情況具體劃分資產種類,建立資產臺賬,形成準確、完整的資產信息,對國有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等各個環節實現動態管理;定期清查盤點所占用的國有資產,確保賬實相符;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申報處理,確保國有資產管理更加安全有效。其次,要加強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明確國有資產管理中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權限,對資產實施歸口管理,明確資產使用和保管責任人,落實資產使用人在資產管理中的責任,強化對配置、使用和處置等關鍵環節的管控,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
(三)設置獨立崗位進行資產管理,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管理能力
各行政事業單位在機構定崗定編工作中應該單獨設立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崗位,配備專人負責資產管理,明確國有資產管理的責任和目標,落實資產管理獎懲制度和激勵制度,切實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只有通過設立專門機構,指定專人負責才能充分體現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資產管理人員要與財務人員和資產使用部門相互配合做好管理工作,并定期進行培訓,對資產管理和單位資產狀況加深認識,提高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保駕護航。
作者:陳青 單位:河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七一七發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