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數學論文
1.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性
創新的理念是貫穿于整個的數學學習過程之中的,但是數學學習的每個階段本身就存在了一定的難度系數。有的部分總體來說比較偏難,學生學習起來就特別費勁,導致這種現狀的原因就是學生本身的創新理念不成熟或者是學生本身對學習數學就產生了相應的畏難心理。面對同一種類型的數學題目,有的學生完全按照課本或者老師的解題思路進行研究,而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所以在下次碰到類似的問題時,就沒有自己的想法,最終也就不能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遇到這種問題時,則應該著重的采取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思維,這樣才能真正的讓學生學會數學題目,從而提高數學的學習成績。
2.初中數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措施
2.1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
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改變課堂的傳統授課方式為首要的目標。只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才能有利于形成一種良好的新的教學氛圍,同學們在這個教學過程中也能夠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假設,形成發散性的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我們現在的教學發展模式,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只有不斷的進行改進,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初中的數學教師,應該從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找到最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方式,因材施教,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數學問題的探究,最終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
2.2設立合理的評價標準
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中,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來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好壞,這種評價方式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隨機性。長期采取這種評價方式,不僅會讓學生僅僅關注于考試題目和考試成績,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方法對這種評價體系進行革新,酌情的減少考試成績在評價體系之中的比重,多增加一些學生創新或者是平時的表現成績在內。面對不同層次的初中學生,也應該確定不同的學習標準,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整體創新力的提升。
2.3鼓勵學生的提問
教師在處理學生的提問時,不應該予以否定或者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是什么,因此學生提問正是他們發散性思維發展的表現之一。同學們能夠提出問題,代表了他們把這個問題經過了深入的思考,而尋找答案的過程之中,則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思維,更容易幫助他們理解數學問題。初中生在思考之后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同時也是大多數同學們不能理解的重點問題,教師可以在了解提問之后,按照學生的思路進行講解,幫助他們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樣做的效果要比直接告訴同學們答案好很多。教師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來鼓勵學生們提出問題,活躍學生的思路,同時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2.4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重難點的題目往往不能理解。學生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境中,能夠安靜的進行思考,有利于他們更好的想出問題的答案。因此教師應該以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背景,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或者是討論的氛圍,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數學問題的內涵,從而產生更多有創新性的想法。教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被動的情況,教師則應該采取相應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的進行學習。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教師可以和同學們成為朋友,教師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真正的將他們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數學相結合。
3.小結
總之,創新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甚至是一個國家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了創新能力,就不能在競爭之中取勝,同樣也就喪失了自身的優勢,最終被社會所淘汰。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的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也是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作者:崔燕燕 單位:山東省桓臺縣世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