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數學論文
第一篇
一、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幫助老師建立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數學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啟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幾何畫板可以提供一個“數學實驗”的環境,通過直觀、生動的形與數來向學生們展示如函數關系量的變化關系,橢圓和雙曲線的移動軌跡和圖形變化,讓學生們真真實實地感受抽象變具體的過程,創造一個輕松的簡單的數學課堂。
2.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函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難題,也是大部分學生們學習數學的一個絆腳石,主要是太過抽象的圖像和量的關系的變化,讓學生們難于理解。例如,對于二次函數為y=x2-x-2,當自變量x<0時,函數圖像在第幾象限。我們可以通過解自變量x并通過畫圖來得知他在第幾象限,但是這個教學過程會很乏味,但如果通過幾何畫板來展示,效果就會不一樣了。學生們可以更直觀地明白這個函數圖解,提升課堂的活躍氣氛,讓學生擺脫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進而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
3.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數學課中最重要的就是思維和創新,如何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數學成績,這成了初中教師的一個難題。幾何畫板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動態研究問題的工具,使他們有了創新的機會,同時也激發擴展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二、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各種幾何圖形的繪制。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繪制幾何都是老師用尺規在黑板上畫出成圖的,缺乏生動感,準確性,美觀性。幾何畫板不僅能夠在屏幕上為學生們準確地繪制出各種各樣的圖畫圖形,還能夠展示動態繪制的過程和元素幾何關系。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教師能用畫板課件進一步作動態變化演示,通過畫板自動計算結果來驗證對錯,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實際操作,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函數的探究。函數一直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函數的性質和圖像,主要是因為函數有點抽象化,導致學生難于理解。幾何畫板在解答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中,可以把函數圖象和曲線運動軌跡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函數圖象的變化和周期。
三、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和對策
1.偏遠地區缺乏條件。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經濟建設取得很好的成就,對教育的建設也大力地投入。但是由于我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這就使得有些偏遠地區的教育有些落后,教學設備不足和缺乏。因此,幾何畫板教學在這些地區并沒得到運用,對此國家應該加大對偏遠地區教育的投入,盡早地使他們能夠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和設備。
2.傳統教學觀念還占據主導,對幾何畫板理解不夠。雖然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和對幾何畫板的不夠了解,許多中學老師在教學中并沒有付諸實踐,還是照本宣科,覺得幾何畫板使用麻煩,在教學中依然使用原始的教學工具。同時,不知道幾何畫板能夠對提高教學效率,設置良好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此問題,學校要求老師與時俱進,貫徹落實幾何畫板在教學中的運用,提高教學質量。
3.缺乏操作能力和經驗。許多學校的老師由于一直處于以前的數學教學方式中,對于信息時代的幾何畫板數學教學并沒有能夠及時學習和運用,導致了對幾何畫板缺乏操作能力和操作技術經驗不足,甚至不會使用幾何畫板。這也是幾何畫板應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對此,首先,學校等教育機構應該提倡教師學習使用幾何畫板;其次,組織教師培訓,學習幾何畫板的使用;再次,借鑒吸收其他學校的使用經驗。
四、結束語
《幾何畫板》雖然只是一種教學輔佐工具,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能夠給數學教學帶來的信息改革,不僅能夠為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發展和開拓學生的課堂思維和創新能力。幾何畫板也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工具,不可能替代老師教學的全部。但是幾何畫板帶來的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是可見的。時代是不斷發展的,我們只有與時俱進,跟緊了時代的步伐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夠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
作者:周秋霞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中學
第二篇
一、創設情境,展開啟發式提問
教師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數學課堂知識的引導,創設問題情境:以學校正門位置走向,選擇相對大門口較近的十字路口作為坐標原點,以東西方向為x軸,南北方向為y軸,按照學校建筑進行排列,在坐標系上按照相同的布局標志出來,賦予相對的描述信息.基于這種情境設計提出剛才的問題,在這種學校坐標的制作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坐標系建立的理解.基于這種情境活動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在其中主動動手去完成活動的任務.此外,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然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再進行進一步提問,以保證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課堂中的知識點.
二、由淺入深,展開發散性提問
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有“下猛藥”的提問習慣,這多數是源于對學生整體水平認知的缺乏.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一步到位的問題會過度提高問題的難度,使得部分學生逐漸失去能夠獨自解決問題的信心,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更是如此,學生基礎尚且薄弱,過高的臺階久而久之便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利用由淺入深的發散性提問方式,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逐步發現和理解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還助力于學生發散思維.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請分析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這時,學生就要分別就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各自的特點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可以提問:請分析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的區別,從二者的異同中探析兩者的關聯.可見,一個問題可連帶出很多知識點,不僅能助力于學生加深記憶,還能助力于學生探索精神的激發.
三、尊重主體,展開自學式提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引用,不僅將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地展現出來,同時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教學務必強調學生主體,強化學生的自主發展.所謂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授課中,可以提醒學生:知識的獲得并不是老師單向傳授,而是借助教師和一些必要的學習資料,并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究、思考而獲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教學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當老師,自己設計講課方式,自己設計問題,自己回答,獨立完成一堂課程.課后教師也應當多關注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加以分析,多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學生會存在這些問題?為什么那樣講解學生不能接受?然后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將問題加以解決,使學生在教師的協助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自主發展.
例如,讓學生自己學習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這一部分內容時,讓其中一名或幾名同學給其他同學講解并提問,同時還要解答聽課的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講課的同學會在自己的能力條件下盡量把知識點講明白,還會在自己的理解能力下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的干涉,比如將下面聽課的同學提出的卻是講課的同學所沒有想到的問題進行反饋,在講課同學遇到困難時參與進來幫助學生完成問題的回答.此外,在課堂結束時,教師可以進行適度的總結,對學生在講課過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或缺漏進行糾正和補充.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之間通過自學式的提問相互啟發,不僅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自尊心.
四、總結
總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對課堂提問方式進行不斷完善與創新,不斷提高提問的技巧,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獲得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數學知識應用水平的提高.初中數學提問應該讓學生關注學習過程,而不單單是接受傳授給他們的現成知識,通過在問題的提問策略上下功夫,實現巧妙提問,進而達到教學目的,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作者:郁衛菊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鶴城初級中學
第三篇
一、信息化技術教學的優勢
數學中的公式和具體概念在解題的運用中并不總是能夠迎刃而解的,當教師遇上一些極個別的難題和個例時,就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呈現在多媒體設備上,方便讓廣大學生都能看得到.以后再次遇到此種類型的題目時,就會有之前仔細觀察過得到的經驗了.
二、探究式教學中如何使用信息技術
1.利用圖形來加深文字概念
初中的數學教學任務中,有許多的公式定理和特殊幾何圖形定理需要學生們去記憶.單純依靠書本上的刻畫未免太過于刻板,而且學生對于純文字的公式定理難免會出現理解不足的情況.為了避免這樣的概念性知識產生太多復雜的抽象性,可以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制作用來闡釋數學公式和概念的一些圖形和表格,并加以注釋,這樣就比單純依靠書本記憶要更深刻.
2.利用演示來論證不同答案
在數學題目中有許多不同的答案,有的由書本上的標準答案得出,還有一些是由學生們根據不同的數學方法計算出來的.通過計算機直觀地將學生們所得出的答案放在多媒體設備上,讓大家同時觀察標準答案和自己得出的答案的解析過程,發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再通過計算機上的對比運算,觀察學生們的答案中是否有計算方法的錯誤,如果有,現場就可以糾正,并標注錯誤所在,令不同的答案得到更加完整的講解.而一旦發現學生的其他答案也是符合數學規律的,教師就要檢查并核實,若發現學生做出的答案也是正確的,要予以表揚.數學題目在有些情況下,并不是只有唯一的正確答案,還有許多的問題在特殊情況下,是有另外一個或多個答案的,鼓勵做出不同正確答案的學生.
3.做出趣味性假設并驗證
在講解一些新的數學知識前,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制作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具體事例來提出一個新穎的數學問題,并讓學生們進行一種判斷.這個判斷與之后馬上將講解的數學知識有關,而學生們在看到以簡潔的圖畫和實驗為主的提問方式,會加強他們對問題的興趣,思考這個簡單的實驗或事例后紛紛得出自己的猜想.這個時候教師不必馬上告訴他們是否正確,而是開始新知識的講解和舉例說明,當新的知識點教學完成之后,再利用信息技術開始之前的實驗猜想環節和解析學生們之前假設的結果,讓學生們自己去判斷對錯與否.
三、目前的信息技術化教學建議
1.部分教師對網絡信息技術的認識有待加強
信息技術發展到如今,大部分教師能夠正確認識到它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要性,也開始使用起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還是有部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化的課堂教學抱有懷疑心態,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網絡信息技術對于科學教育的重大貢獻.同時,由于有很多學生喜愛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來休閑放松和玩樂,令很多教師對于計算機的運用還只停留在“玩游戲”的錯誤觀念上,忽視了計算機技術對于知識的傳播和發展起到了非常深遠的作用.
2.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技術的能力
很多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時,經常因為技術性原因,找不到所需的教學素材,反而還要依靠學生們幫助才能保證電子教學的流暢性.因為初中的教師隊伍多半是沿用了早期的一批老班底,部分教師已經處于中年,對于電腦的使用不甚了解.所以應該對于信息技術不足的教師進行集體培訓,要正確和快捷的使用計算機技術,才能保證信息技術化的課堂學習順利進行.
3.增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趣味性
數學課程中的教學任務很重,很多教師即使使用了計算機和多媒體設備來進行課堂教學,卻不夠有趣味性,無法吸引學生.這是因為大多數教師還是很難擺脫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沒有真正適應信息技術的探究式教學.一些教師對于網絡搜索的應用還太薄弱,沒有搜集到有趣的PPT課件展示和較為簡單的教學小實驗,而選擇了和以前一樣的老式教學套路,學生們對于計算機新奇感的喪失是遲早的問題.所以對于信息技術既然要用,就要用到點子上,要多加利用它的搜索功能,對于網上眾多的優秀課件和有趣味性的圖片、知識講解、概念說明、小型實驗等教學素材都要大膽采用,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最大優勢,不可以使電子信息技術被老舊的教學思想禁錮.
四、總結
總之,數字信息化的教學環境是大勢所趨,對于數學教育來說,直觀的圖像表達和有效的數字說明比以往的黑板上描述更加詳盡、生動、實用.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熱情,也可以有效地將數學中的發散性思維通過信息技術深刻傳播到學生的心中.
作者:楊乃旭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天場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