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歷史論文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討論學習存在的問題
1.不會組織材料。
在討論時,不會利用材料,有時是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沒有條理,沒有步驟,顯得沒有頭緒,思維混亂。看上去,小組活動很好,很活躍,七嘴八舌,很熱鬧,也幾乎小組成員都參與其中,但是實際上沒有達到良好的討論效果,原因就是不會組織材料。
2.不會傾聽。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育的重點,而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發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而在開放性思維的培養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不會傾聽同伴的意見,同伴的想法再好,聽不進去同伴的說法和建議,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和同伴的建議有機融合,進一步得出更好的結果,使自己的想法在討論中得到升華,也就失去討論的基礎和意義,不會傾聽就不能達到這一點,于是阻礙同學們間的合作。總之,學生不會發現和提出問題就缺乏討論的基礎,不會組織材料討就缺乏討論的途徑,不會傾聽就斷了討論的升華。因此三者成為討論的最大敵人。
二、導致學生不會討論的原因
要克服困難,就要分析出現困難的原因,萬事萬物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導致學生不會討論的原因也各種各樣,現在就結合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分析討論學習時出現問題的原因。
1.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
在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中,中庸思想是社會的主流,使中國人的性格普遍低調和含蓄,低調不張揚的,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同學占絕大多數,因此這就導致了學生討論時害羞放不開,不能盡其言,更不能盡其興,不利于討論的順利進行,影響到合作精神的培養。
2.討論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主觀原因。
受學生性格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認識到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的同學會對同一種事物有不同的感想和行為,對歷史課堂上的討論也不例外,性格開朗些的同學會表現得非常積極和主動。而性格內向的同學就會很內斂和含蓄,不太善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就出現了在討論時有些同學討論,有些同學靜坐的怪現象。
3.討論學習不能順利進行的客觀原因
(1)設定的討論題目不科學。在討論過程中,設定怎樣的題目非常重要,如果設定的題目學生不感興趣,學生就很難進行討論,因為學生對有興趣的東西才能夠引起足夠的注意和興趣,老師在擬定討論題目時,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就是一個很大的失誤,最起碼學生的注意力你沒有捕捉到,題目的設置沒有抓住學生的眼球,這會導致學生根本就對這個討論題目不感興趣,于是討論就失去了動機,接下來的討論環節就會受阻,討論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對如何討論教師沒有給予合理的分配和指導。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都在發育中,尚未成熟,思維能力急需指導和培養,當面臨一種較新的學習方式,沒有得到正確指導時,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討論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一開始就要給學生以很好的指導,討論什么,怎么討論,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如何分工,等等,只有在這樣多次的指導后學生才會形成概念,養成習慣,最后老師再進行總結和遷移提升。因此,教師給學生科學合理的指導非常重要。總之,思想轉變是前提,主觀原因是關鍵,客觀原因是手段。認識和解決好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促進討論學習的有效方法。
三、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人的行為是靠思想支配,有怎樣的思想就會有怎樣的行為,因此思想非常重要,課堂討論也不例外。因此首先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在心理上有個充分和足夠的認識。抓住學生心理,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認識到討論對自己的學習和各方面能力的鍛煉都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是其他形式的鍛煉所不能代替的,只有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這一點,學生才能夠在日常的課堂學習中把討論學習重視起來,也只有學生在思想上重視了,才能夠認真對待,這是討論的基礎和前提,否則學生會敷衍了事。
作者:王艷娟 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