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授課內容的手抄報形式的課
首先,教師根據擬好單元教學目標、單篇課文教學目標、學生現有的知識背景、下一節課學生需要的預備知識以及期望學生掌握的教學內容,確立多個與之密切相關的手抄報主題。其次,對于已確立的多個手抄報主題,讓學生憑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主題,然后圍繞語文課本內容去搜集、整理、篩選資料,獨立辦一份手抄報。在學生辦手抄報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并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最后,學生辦好手抄報后,教師要及時評價,對學生的成果給予肯定和表揚。總之,采用基于授課內容的手抄報形式的預習不僅培養能學生讀、寫、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能力,而且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形成了主動探求知識的意識,也為課堂教學作了有益的鋪墊。
二、基于手抄報內容的語文課堂教學
有了基于授課內容的手抄報形式的課前預習,學生對單元內容和單篇課文內容有了基本理解,教師也通過學生的手抄報了解了他們哪一方面需要引導,哪一方面需要鼓勵,以及不同學生對同樣內容獲取知識的差異,這樣就能在課堂教學中更能有的放矢地授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種有效性主要體現以下兩方面。第一,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易緊扣文本,落實教學目標,而且課堂設計又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手抄報的內容構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領悟授課內容講的是什么、寫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表達、這樣表達好在哪里。如果學生的手抄報中對授課內容有更好的表達,教師應及時表揚,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進而激發他們的思考和學習動力。第二,課堂教學過程中更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性。由于課前預習要求每個學生獨立辦一張基于授課內容的手抄報,但這樣的手抄報是每個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結果,每份不同視角的手抄報不僅說明學生對同樣的內容的看法差異,而且也提醒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重視這些差異,對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來適合他們各自的學習形式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使每一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總之,在學生利用手抄報形式預習完授課內容后再進行授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更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會越來越強。
三、基于手抄報形式的課后復習
在單篇或者單元授課結束后,教師通常是將單元各篇內容、知識點進行羅列,讓學生死記硬背,或者讓學生將同樣的內容重復做,老師重復講解。這種復習方法不僅使教師感到疲憊,而且忽視了學生主基于手抄報的小學語文教學體性,有悖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教學建議。而采用手抄報的形式進行單篇或者單元授課結束后的復習不僅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講課內容,更能拓展他們學習空間。首先,采用手抄報形式復習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授課前,教師讓學生圍繞授課內容采用手抄報的形式進行預習,預習時辦的手抄報主題、內容都局限于單元或單篇課文內容,而復習時的手抄報不再要求學生局限于授課內容,將授課前預習的手抄報與授課后復習的手抄報進行對比,能夠發現學生的進步,查找教師的教學不足,達到教學相長。其次,采用手抄報形式進行復習,除了能夠引導學生立足教學目標梳理單篇或單元的內容外,還能讓學生主動復習,他們主動收集類似于本單元的習作,積累素材,并從中比較中找出某類知識的規律或學習方法。最后,采用手抄報形式進行復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預習時讓學生獨立的編寫的手抄報體現了每個個體的差異。復習時,采用小組合作辦手抄報的形式,能夠引導學生合作交流、取長補短,使他們在共同學習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總之,語文手抄報是一種有益于語文教學的實踐活動,基于手抄報形式的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合作和創新精神,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教師通過學生的手抄報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教學相長。
作者:王新梅 單位:山東省青島洛陽路第一小學